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刊讯 | 《德语人文研究》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2024/01/16
图片


图片


主  编:王炳钧 贾文键 

副主编:钱敏汝 韩瑞祥 王建斌 任卫东

邮发代号:2-449




图片

本期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期摘要

01

【文学思索】


破镜重圆:论 E.T.A. 霍夫曼《新年夜奇遇记》的镜像问题 

马欣然  刘冬瑶

内容提要:镜像连接真实与虚幻,影响着镜前人与其自身、分身间的关系。E.T.A. 霍夫曼创作于 1815 年的短篇小说《新年夜奇遇记》以镜像为媒,呈现了施皮克尔从主体迷失到自我重构的全过程。本文将拉康和霍夫曼的“镜像”相关联,解密角色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兼论镜子的文化内涵及霍氏创作理念的多元性。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与霍氏文本有着跨时空的高度契合,看似天马行空的情节源于霍夫曼对于主体性的冷静深思,其笔下的镜像中也潜藏着对和谐的独特追求。

关键词:E.T.A. 霍夫曼、《新年夜奇遇记》、镜像阶段、自我重构、主体迷失


02

人文笔谈:汉斯·布鲁门贝格

(Hans Blumenberg)


主题导言

汉斯·布鲁门贝格(Hans Blumenberg, 1920-1996),德国战后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曾任教于德国吉森大学、波鸿大学和明斯特大学,是著名人文科学研究小组“诗学和阐释学”(Poetik und Hermeneutik)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布鲁门贝格著有《隐喻学的范式》(Paradigmen zu einer Metaphorologie, 1960)、《现代的正当性》(Die Legitimität der Neuzeit, 1966)、《哥白尼世界的创生》(Die Genesis der kopernikanischen Welt, 1975)、《神话研究》(Arbeit am Mythos, 1979)和《世界的可读性》(Die Lesbarkeit der Welt, 1981)等。

......

本期笔谈由三篇论文构成,分别是李天觉的《哲学视角读文学:汉斯·布鲁门贝格早期的文学阅读方式》、孙纯的《现代的正当性:汉斯·布鲁门贝格和卡尔·施米特的现代叙事之争》、徐爽的《理论好奇心与现代正当性:汉斯·布鲁门贝格对哥白尼转向语境下的近代科学史重构》。它们在内容和选题上既相互交织,又各有差异,意在从某些侧面和角度出发,勘探和呈现布鲁门贝格思想的“可读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语言研究


基于依存树库的中国德语学习者书面语句法复杂度发展研究

李 媛  郑雅文

内容提要:句法复杂度可以有效预测写作质量,是衡量外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一个关键指标。依托依存语法理论,本文采用平均依存距离作为句法复杂度测量指标,从自建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CDLK)中选取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学生记叙文 180 篇,通过标注建立研究用依存树库,计算具有依存关系的词汇间的线性距离,以探究学习者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的发展路径并试析其原因。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学生书面德语的句法复杂度随年级升高进步显著,但高中阶段不再有显著变化。这与德语教学输入直接相关,同时也体现了复杂动态系统下语言发展从一个吸态到另一个吸态的非线性变化过程。本文建议,在高年级阶段,师生仍应对句法结构加以重视,注重句法复杂结构的练习、积累和运用。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德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依存语法、平均依存距离


04

“姿势研究”专栏


文化学关键词:姿势

杨 劲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姿势的三方面特征与性质,即身体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视觉性、审美性;表达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模仿性、表演性;表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沟通性、象征性,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探讨姿势在中西文学与艺术中的表现:抒情诗中的姿势;姿势与语言;造型艺术中的姿势;戏剧舞台上的姿势。

关键词:姿势、文学、艺术、抒情诗、戏剧、语言


文学中的“阿提丢”——从“活体画”表演到“后仰之轮”

赵蔚婕

内容提要:自18世纪末以来,原意为“姿态”的 Attitüde 一词在表演艺术领域中得到了概念的延伸:在歌德时代,Attitüde 被描述为“活体画”表演的特殊形式;在海涅时代,Attitüde 成为芭蕾舞中的典型舞姿,被译为“阿提丢”舞姿;到了霍夫曼斯塔尔的时代,“阿提丢”舞姿发展出了名为“后仰之轮”的变体——舞者单腿保持平衡,上半身后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德语文学中的“阿提丢”不断发生着演变。为了梳理“阿提丢”在文学中的发展脉络,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舞蹈场景: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E.T.A. 霍夫曼的《布拉姆比拉公主》、海涅的《弗洛伦萨之夜》与埃尔斯塔特的《迷失之子》。基于“阿提丢”概念的嬗变史,本文试图探究与分析“阿提丢”舞姿在德语文学中的展现,并对舞蹈在德语文学中的纵向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阿提丢、活体画、阿拉贝斯克、后仰舞姿、文学中的舞蹈


叙述与图像交互中“姿势”的凝固与流动——论默里克《画家诺尔顿》中的姿势及其意义指向

冯亚琳

内容提要:在默里克小说《画家诺尔顿》中,“姿势”或被固化在绘画中,或作为“碎片”被融入文字,成为“体态”(Attitüde)和“人构画面”(tablau)。默里克显然受到了歌德时期绘画和戏剧艺术的影响,把对姿势的展演作为文本建构的艺术手段。引人注目的是,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姿势,都指向某个具有诱惑力却同时又使人产生恐惧的“他者”:美、情欲、与文明相对的野性乃至死亡。这个他者,是凝固在图像引语中的记忆形象水妖,也是人对突破身体和精神界限的向往。正是在这种个体欲念与市民社会道德规范的激烈冲突中,“姿势”终究凝固为“复辟时期”人难以摆脱的命运。

关键词:《画家诺尔顿》、姿势、图像、叙述文本、意义指向


当死亡有了美的姿势——《死于威尼斯》中的姿势展演与媒介诗学

李双志

内容提要:从阿甘本的姿势理论出发,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这部德语小说名作可以得到一种新的解读。为了展述美、爱欲与死亡的关联,小说中反复描写了塔邱和阿辛巴赫的姿势。塔邱的姿势在文本内部和互文关系中都发挥了记忆媒介的作用,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让小说中的情爱经历与古希腊的神话、文学和哲学成为指涉网络。不仅如此,姿势在这个爱欲叙事中,也是让爱欲表达本身的媒介性变得可见。在话语交际空缺的情况下,阿辛巴赫的爱欲只能是一种无目的、依托于视觉感知的媒介演示行为。姿势则是这个演示的关键载体。姿势的展演在此形成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媒介诗学。

关键词: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姿势、媒介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期刊官网,查看本刊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22.shtml

知网,查看期刊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DYXX/detail?uniplatform=NZKPT


图片

期刊介绍


本刊创建于1979年,原名《德语学习》,2013年改版为学术研究期刊,每年出版两期,出版时间为6月、12月。语言以中文为主,适当刊登德文论文。主要栏目包括文学思索、语言研究、教学探讨、文化阐释、人文纵横、书评等。

荣誉及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收录,“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



图片

期刊订阅方式

中国邮政订阅:

邮发代码:2-449

国内统一刊号:CN10-1069/H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150

1、各地邮局期刊征订处

2、订阅拨打中国邮政官方电话11185订阅


淘宝、天猫电商销售: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图片

 打开淘宝 扫一扫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链接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