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编:孙有中
副主编:王明进
编辑部主任:张志洲
邮发代号:82-998
“印太战略”视角下欧盟与印度关系的新发展
王晓文 国艺莹
【内容提要】在欧盟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欧印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动向:欧盟将印度视为重要支点国家,欧印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再定位”;安全合作实现重 大突破,合作的领域和平台大为拓宽;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强数字与技术领域 的合作;加强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构建可持续的现代化伙伴关系。欧印强化战略 互动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印太和欧洲地缘政治变化推动欧盟将印度作为其重要战略 支点;强化与欧盟的战略互动是印度对外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重塑全球供应链是欧 盟与印度战略互动的重要驱动力;双方在“规则塑造”与“多边主义”价值观理念上 愈加契合。欧印未来战略关系发展的潜力与阻力并存:在互联互通领域合作的趋势将 持续加强,安全防务合作短期难以继续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贸合作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 面临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欧印在人权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欲将 欧盟与印度纳入其对华战略竞争的框架中,长期来看,欧印战略互动将在安全和供应 链方面带给中国较大压力。中国可以利用当前的窗口期在对欧与对印外交战略中争取 一些回旋的余地,尽最大可能降低欧印战略互动针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印太战略;欧盟;印度;战略互动
【作者简介】王晓文,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艺莹,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21 级硕士研究生
冷战结束之后,欧盟和印度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积极拓展与大国的外交关系,欧印关系得以迅速发展,从传统的经贸合作拓展为政治、文化、技术等多元领域合作。进入 21 世纪之后,欧盟与印度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然而双边关系发展缓慢,呈现出不平衡、不对称的发展趋势。随着欧盟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欧印关系再次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欧盟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其“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双方关系呈现出全方位的战略互动态势。“印太战略”背景下欧盟与印度的战略互动有哪些新特征?欧印战略关系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探析“印太战略”背景下欧印战略互动的新动向及驱动因素,对这种全方位战略互动态势的趋势进行评估,并分析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法国和德国作为欧盟的引擎,分别于 2019 年和 2020 年率先推出“印太战略”,欧盟也在 2021 年发布了《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标志其正式宣布介入印太地区事务,图谋与该地区建立牢固持久的伙伴关系。欧盟将印度视为其“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国家,强化与拓展双边战略互动,几乎实现了“全领域”的战略合作,主要体现在战略布局、安全防务、经贸以及全球治理四个层面。
(一)欧盟提升印度在其“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实现欧印战略伙伴关系“再定位”
第一,欧盟将印度视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国家。欧盟认为,印太地区是全球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将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走向。印太地区的自由、开放和稳定与欧洲的利益息息相关,其中,与印度的伙伴关系被欧盟视为其地缘政治战略的基石。欧盟与印度在贸易、供应链、数字等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是欧盟在未来十年的优先事项。作为欧盟引擎的法德两国,也肯定了印度在其“印太战略”框架中的重要地位。法国外交部部长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指出,印度正在印太地区发挥着核心作用,印度与法国是一种“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德国朔尔茨政府将“印太战略”作为其“首要任务”,并将印度视为其重要的战略伙伴。
第二,欧盟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化欧印战略伙伴关系内涵。2018 年《欧盟对印度的战略要素》的出台意味着欧盟认识到印度在亚洲和全球发挥着重要的地缘政治作用,标志着欧印关系从“共同价值观”转向“共同行动”,以及欧盟将印度视为平衡亚洲力量的关键伙伴。在 2020 年 7 月发布的《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2025 年路线图》中,除了深化经贸和投资合作之外,双方还提出建立定期防务磋商和海上安全对话,加大对人工智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与联合研究,深化在交通、太空、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等。2021 年 5 月,印度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与欧盟建立“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国家。欧盟将印度视为建立与亚洲的连通性的“战略基石”, 进一步强调了印度作为欧盟地缘政治伙伴的意义。在《欧盟印太合作战略》中,欧盟把印度视作其在印太地区的核心伙伴,深化与印度在量子技术、5G、数字化转型等新兴技术方面的合作,巩固双方的数字伙伴关系;将印度列为其国防联合演习、海军外交等安全合作的关键试点合作伙伴等。2021 年 12 月推出的欧盟“全球门户”计划(Global Gateway)是其“印太战略”的延续与深化,欧盟把印度纳入“全球门户”计划的基础设施发展框架之中,并视为该计划的关键战略伙伴。
(二)欧盟与印度的安全合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合作的领域和平台大为拓宽
第一,安全合作成为欧盟与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安全防务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2025 年路线图》将“外交政策与安全合作”列为未来五年战略合作的首要内容。双方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欧印外交政策和安全问题的对话机制,定期就战略优先事项、安全问题、危机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磋商。2022 年 6 月,欧印启动了首届安全与防务磋商会议,意味着双方首次将安全防务对话提升到政治层面。双方讨论了海上安全合作的方式以及欧盟对印度邻国武器出口的准则等,强调防务和安全合作是双边战略关系的重要支柱;双方还探讨印度加入欧盟永久结构化合作(PESCO)的前景。自 2020 年起,欧盟成员国允许其他国家加入永久结构化合作机制,印度是除美国、加拿大、挪威以外的第四个、亚洲第一个被欧盟邀请加入该机制的国家,充分证明了印度在欧盟“印太战略”中的安全防务合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印度未来选择加入则意味着欧印防务合作将继续加强,欧印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化。
第二,海上安全是欧印合作的重要方面,双边官方对话与联合军演同步推进。《欧盟印太合作战略》着眼于通过维护海上交通航道的安全、加强海军前沿部署以及与伙伴国家的合作来实现海上安全防务目标。其中,印度被欧盟视为首要海上合作伙伴国家。《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2025 年路线图》强调了欧印在印太地区进行海上合作的目标,即共同维护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海上自由、开放与包容,推进印太海域的互利合作倡议。2021 年以来,欧印海上合作突飞猛进。2021 年 1 月,欧印举行首届海上安全对话,到目前为止共举行两届,主要就海上安全环境、双方“印太战略”的进展与协调、双边海上合作以及全球海上安全问题进行磋商;2021 年 6 月,印度海军与欧盟海军部队(EUNAVFOR)在亚丁湾进行首次联合演习,包括防空和反潜演习、跨甲板直升机行动、战术演习和其他海上安全行动等。
第三,在多边平台拓展双方印太防务关系,拟形成跨大西洋与印太伙伴网络的联动效应。2019 年 12 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与印度举行了首次政治对话。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认为,印度与北约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且都处于“许多安全挑战的最前沿”,北约应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以实现“北约 2030”倡议。在特朗普任期内担任欧洲事务助理国务卿的韦斯·米切尔(Wess Mitchell)呼吁北约应当尽早与印度建立特殊的新型防务伙伴关系,以便双方开展定期高层对话,并就新兴技术与海上安全开展合作。在 2023 年瑞辛纳对话(the Raisina Dialogue)间隙,北约代表团与印度官员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议,重点探讨印度与北约印太合作的具体方案, 这表明印度与北约的防务合作由设想开始走向实践。
同时,欧盟也有意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这一平台参与印太事务。《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指出,欧盟将就气候变化、技术等问题加强与四方安全对话的接触与合作。2021 年 4 月,法国与美日印澳四国在印太地区的孟加拉湾举行海上军事演习,其目的之一是建立印度洋地区的“四方安全对话 + 法国”机制。此外,2022 年 9 月,美国与印度在海上安全对话中,探讨在双边和多边网络内扩大与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合作途径。北约亚太化与“QUAD+”的趋势为欧印安全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并推动防务关系不断深化,可能在印太地区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跨大西洋与印太伙伴网络联动效应。
(三)欧印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强数字与技术领域的合作
第一,欧印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强化双方经贸关系,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欧盟与印度的自贸协定谈判于 2007 年启动,由于双方在削减关税、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保护标准等方面存在分歧,谈判于 2013 年被搁置。目前,双方贸易依存度具有一定差异,但这也表明双方存在较大的未开发潜力。欧盟是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21年的货物贸易额为 880 亿欧元,占印度贸易总额的 10.8%;而印度是欧盟第十大贸易伙伴,占 2021 年欧盟货物贸易总额的 2.1%。22021 年 5 月,双方领导人决定重启关于投资保护协定和地理标志协定的谈判,其目的是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增加双向的直接投资等,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双边贸易额翻一番。32021~2022 年度,欧印贸易总量同比增长 43.52%,进出口贸易增长率由负增长转向正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度大幅度提升(见表 1)。2022 年 6 月,首轮欧印自贸协定谈判在印度举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欧印自贸协定谈判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篇章,与印度的伙伴关系是欧盟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印度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高度评价欧印自由贸易协定,认为这将推动印欧关系迈向新的台阶,进一步加强印度与欧盟的战略自主。
第二,欧印将数字与技术合作视为关键领域,启动技术与贸易委员会以提供制度保障。《欧盟印太合作战略》将数字合作视为欧盟与其印太伙伴的优先事项之一,认为这是欧盟战略影响力的重要来源,而印度是其核心合作伙伴之一。其一,双方数字合作在对话中不断深化。在 2020 年与 2021 年两次欧盟—印度首脑峰会中,双方都强调应深化在网络安全、高性能计算、数据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并组建联合工作组,以加强数字伙伴关系。在高层会晤带动下,双方在数字领域的对话持续推进。2020 年12 月,双方开展了第六次印度—欧盟网络对话,探讨了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网络犯罪的预防、当代网络政策的制定、互联网治理、新兴网络技术等。2021 年 6 月,欧盟和印度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工作组,该工作组旨在通过建立对话机制的方式,深化双方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其二,启动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为数字合作提供制度保障。2022 年 4 月,印度—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启动,旨在为双方的经济与技术对话提供政治引领,降低在人工智能、5G 等领域的技术贸易壁垒,从而进一步融入全球技术供应链。这是欧盟继美国之后建立的第二个专门针对技术与贸易的协商机制,也是印度首次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欧盟表示,该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双方迈出了深化战略关系的关键一步。
(四)加强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构建可持续的现代化伙伴关系
第一,将气候合作赋予战略意义,在能源危机下实现能源转型。欧盟与印度将全球气候合作视为发挥领导力的关键领域,双方于 2016 年建立了清洁能源和气候伙伴关系,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欧印气候合作。一方面,欧印气候合作被赋予战略意义,试图最大程度降低双方对俄罗斯能源与中国太阳能光伏供应链的依赖。62022 年 4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访印时指出,欧盟将加强与印度在太阳能产业链上的技术合作,提高自身制造能力,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同时,欧盟也将增加在绿氢等清洁能源上对印度的投资,通过可再生能源合作,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印度在欧盟成员国气候合作中的地位上升。2020 年 9 月,丹麦和印度建立了“绿色战略伙伴关系”,气候和绿色转型成为两国的优先合作领域,丹麦将为印度的绿色转型提供理念与技术支撑。2022 年5 月,德国与印度建立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称印度为“气候合作上的核心伙伴”,并将在 2030 年前向印度提供 100 亿欧元支持,帮助印度到 2030 年实现部署 500GW 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第二,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智慧城市等全球治理合作。其一,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公共卫生成为欧印合作以彰显国际领导力的新兴领域。2020 年 7 月,在第 15 届欧盟—印度峰会中,双方强调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在药品和疫苗生产、卫生信息共享等方面,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框架下共同抗击病毒,并首次将抗微生物耐药性(AMR)研究作为双方卫生合作的中心。在 2021 年欧印领导人峰会中,双方将公共卫生合作列为优先事项,重点通过医疗供应链、世界卫生组织改革等领域互动,共同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其二,欧印持续深化智能和可持续城市化伙伴关系,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绿色转型。《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2025 年路线图》指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智能和可持续城市化伙伴关系,加大对智能和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投资力度。2019 年 9 月,欧印举行首届欧盟—印度智能和可持续城市化联合工作组(JWG)会议,同时举行了首届印度—欧盟城市论坛,迄今已举办两届,会上主要讨论城市规划、资源循环利用。2022 年 2 月,欧盟资助下的印度国际城市和区域合作计划(IURC)启动,该计划以欧洲与印度的城市间合作为主导,专注于水资源、城市创新、城市生态系统等领域,旨在为区域和全球城市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欧盟与印度的关系呈现出“全领域”的战略互动态势,双方已就反恐、网络安全、科技、气候变化与环境、外交政策等问题建立了 30 多个对话机制。同时,欧印双边关系也趋于平等。印度不再是以往单方面依赖欧盟的“受援国”,而是可以在世界政治与经济舞台中心为欧盟提供支点的“伙伴国”。
(一)印太和欧洲地缘政治变化推动欧盟将印度作为其重要战略支点
印太地缘政治变化是欧印关系产生质变的根本性原因。在《欧盟对印度的战略要素》《欧盟印太合作战略》及首届印欧安全与防务磋商的声明中,欧盟都将印太地缘政治变化尤其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作为深化对印关系的重要前提,并将印度视为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支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在 2020 年访印时强调,欧盟和印度需要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原因,就是双方在印太地区享有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同时,美欧协调力度加大进一步推动了欧盟与印度的战略接触。欧洲主要国家响应美国的对华竞争要求,配合美国推动北约对华指向,加强与东盟、日本、印度等的安全合作。2021 年 4 月,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首次被邀请参与由印度外交部主办的瑞辛纳对话,他认为印度在印太地区与全球舞台中占据重要地位,呼吁北约加强与印度的合作。同年,北约副秘书长米尔恰·吉阿纳(Mircea Geoana)在保加利亚大西洋俱乐部(Atlantic Club of Bulgaria Event)、德尔福经济论坛(Delphi Economic Forum)等活动的演讲中,也多次将印度誉为“志同道合的伙伴”,寻求与印度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地缘格局的变化是欧印战略互动进一步密切的重要助推器。俄乌冲突的爆发对欧洲秩序造成冲击,传统安全议题再度成为欧盟的优先重点。在战争持续发酵的态势下,俄欧关系跌至谷底,欧盟将俄罗斯视为最大安全威胁,对其实施严厉的制裁行动,并呼吁印度、中国等与俄交好的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孤立。然而印度对俄罗斯立场持中立态度,拒绝明确谴责。因此,欧盟通过加强战略关系与国防合作的方式,迂回拉开印度与俄罗斯的距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2022 年 4 月访印的重要目的,就是呼吁印度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与欧盟保持更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当印度试图作为西方与俄罗斯之间沟通桥梁时。首脑会谈之后,双方立即采取了加强战略关系的行动,包括启动印度—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轮谈判。2022 年 6 月举行的首届印欧安全与防务磋商,也将合作开发、生产国防装备列为议程之一。
同时,欧盟也不断渲染在中俄关系靠近情况下印太局势与欧洲格局的相似性,以此拉进与印度的关系,使其为欧盟的印太活动提供锚点,避免因安全重心的转移而忽视印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冯德莱恩认为,中俄之间“上不封顶”“没有禁区”的伙伴关系对印度和欧洲都构成了威胁,在此情形下,与欧盟深化关系符合印度的战略利益。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阿姆丽塔·纳利卡尔(Amrita Narlikar)教授指出,当欧盟和印度的边界都面临相似的安全威胁时,深化欧印关系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
(二)强化与欧盟的战略互动是印度对外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
近 年 来, 印 度 的 外 交 战 略 由 传 统 的“ 不 结 盟” 转 向“ 多 向 结 盟”(multi-alignment),而欧盟是莫迪政府多层次外交中的重要一环。印度前外交官高·帕塔萨拉蒂(G. Parthasarathy)认为,从印度的立场出发,与所有处于全球权力中心的国家以不同方式进行合作是符合己方利益的。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主席拉哈万(Pundi Srinivasan Raghavan)曾表示,“多向结盟”的实施要求印度必须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互利关系,通过构建议题式关系矩阵,开展多层次外交,以实现印度的具体政策目标。其中,加强与欧盟的关系是实现“多向结盟”的重要一环。印度外交部部长苏杰生坦言,过去印度没有给予欧盟足够的关注,但现在印度致力于在欧盟框架下与欧洲国家发展更为广泛的多边与双边关系。印度的转变源于其战略视野与思维的转变,印欧战略伙伴关系对于实现国际体系的再平衡至关重要,而印太地区为两者之间的战略合作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区域框架。
2020年边界冲突和新冠疫情的暴发促使印度调整对华政策,继而推动其加快了“多向结盟”的步伐。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印度国内反华情绪高涨,不仅刺激印度在边界问题上采取更加冒进的行动,更是促使印度将边界安全问题泛化至其他领域,与中国产生了制度之争、制造业之争。印度在边界问题上的冒进、在经贸领域的脱钩、在外交领域的博弈,都表明印度对华认知及其政策已经出现重大调整。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仍呈现缓慢回弹的迹象,而印度因持续封锁状态严重抑制国内经济活动,同时还面临缺乏改革深层动力、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导致印度经济形势短期内难以摆脱疫情困境,再加上原本中印贸易失衡状态,进一步引发了印度对华经贸脱钩、加大全球经贸参与的决心。印度将视欧盟为技术转让与外国投资的重要来源地,印欧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印度与法国、德国等欧盟成员国的合作涵盖环保技术、武器制造技术、经贸投资等广泛内容,将助力印度实现“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计划、“自力更生”(Atmanirbhar)倡议等目标,构筑印度在国防、供应链、经贸和技术等关键竞争领域的能力,提升与中国开展竞争的资本。
同时,加强与欧盟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互动,也是印度实施其大国战略的必经之路。早在 2014 年任职之初,莫迪便声称要带领印度发展成为“全球领导大国”,而不只是一支制衡力量。2023 年 1 月印度外交部部长苏杰生指出,在过去的时间里,印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未来印度将在实现“自力更生”倡议后成为世界领先大国。“印太”被莫迪政府视为发挥领导地位的关键地域。2022 年苏杰生在出席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时着重指出,印太地区是加强印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舞台,发展对欧关系对于印度在该地区开展安全、互联互通与海洋治理等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欧盟“印太战略”框架下,印度还能够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印太地区开展更为广泛的双边和多边互动。例如,印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印欧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皆被视为是印度与荷兰和意大利关系发展和开展印太合作的关键驱动力。印度通过与欧盟在印太地区进行战略互动,确保欧盟对其地区关键地位的认可与支持,从而提升印度的地缘战略价值,为其实现“大国梦”奠定基础。
(三)重塑全球供应链是欧盟与印度战略互动的重要驱动力
美国将“供应链韧性”战略作为其对华战略竞争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快构建包括欧盟在内的供应链联盟,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发生更加暴露出西方国家在医疗用品、基础工业品等领域对中国的过度依赖。欧盟积极响应美国的号召,呼吁成员国与美国和其他印太国家加强合作,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构建弹性供应链的关键是寻找支点国家,该国应具有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广阔的市场以及强劲的发展动力等营商优势,以降低企业转移成本。由于拥有相似的条件,印度成为欧盟的首选。冯德莱恩访印时强调,加深与印度在贸易、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战略关系,有利于实现欧盟供应链的多元化。法国贸易部部长弗兰克·里斯特(Franck Riester)表示,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使欧盟和法国不得不思考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半导体、能源等核心领域。欧盟与法国构建多元化供应链的进程中,印度将发挥关键作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的副研究员斯特凡尼亚·贝纳格利亚(Stefania Benaglia)也曾表示,疫情期间,当欧盟意识到对中国的依赖过大时,第一反应便是印度可以作为替代。
与此同时,印度希望在重构全球供应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受疫情和战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发达国家普遍经济低迷,印度却保持高昂发展势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未来一年印度的 GDP 增速将稳定在 6% 以上(见表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之际,印度是一盏明灯。印度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其融入全球供应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与机遇。同时,莫迪政府上台后制定“印度制造”计划、税制改革等政策,鼓励国内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吸引外商在印度投资建厂,推动印度承担全球制造中心的角色。2022 年 3 月莫迪表示,世界正在将印度视为供应链转移的承接地,而“印度制造”计划有效地为印度提供了机会。印度还与日本、澳大利亚共同发起了供应链弹性倡议(SCRI),寻求建立新的供应链,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与欧盟和美国进行合作,将有助于弥补该倡议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
重构以印度为支点的全球供应链是欧印互动的核心目标之一,由此推动了双方在数字、技术、制造业等经济领域的合作,比如搁置近十年的自贸协定谈判很大程度上是受重构供应链驱动而重启。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Niti Aayog)副主席苏曼贝里(Suman Bery)表示,如果欧印自由贸易谈判取得成功,印度将会替代中国的位置,深度融入欧盟在亚洲的供应链。重构供应链对于欧印而言是双赢的:通过推动关键领域供应链的布局近岸化、区域化与多元化,欧盟得以解决对华依赖问题,维护其供应链安全;印度一方面得以承接来自中国的制造业,配合国内经济政策,驱动经贸发展,一展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与制造业中心的雄心,另一方面获得来自欧洲的技术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和技术供应链,使自身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赢得发展契机。
(四)双方在“规则塑造”与“多边主义”价值理念上愈加契合
欧盟自诩为国际社会中的“规范性力量”(normative power),认为其价值观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塑造国际规范与国际道德。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英国学者者伊恩·曼纳斯(Ian Manners)认为,“规范性力量”的要素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之后的五十年逐步形成,包括和平、自由、民主、法治、人权五大核心原则,也包括团结、反歧视、可持续发展与善治四大次要原则。近几年逆全球化、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英国脱欧等都对欧盟“规范性力量”实施的制度框架和影响力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欧盟认为,印太秩序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并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走向,因此,欧盟将塑造印太秩序作为其“印太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在发展与印太伙伴国家关系时进一步强化与散播其“规范性”价值。
新冠疫情之后,印度政府将“改革的多边主义”(reformed multilateralism)作为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指导方针,以此来加速实现印度成为世界“领导性力量”(a leading power)的战略目标。近几年,莫迪在金砖国家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七国集团峰会等多边场合上多次提及“改革的多边主义”,认为多边主义是“实现可持续和平与繁荣的道路”,呼吁联合国成员国在世界机构内进行改革。2022 年 12 月 1 日起,印度担任 G20 主席国,重点关注女性赋权、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能源安全和多边改革等领域。此外,2019 年印度还加入了由法德组建的“多边主义联盟”(alliance for multilateralism),提出印度将扩大对外合作,向构建团结、高效、可持续的多极治理框架迈进。
在“印太战略”实施以及战略伙伴关系构建的过程中,欧盟和印度在理念与价值观上愈加契合。其一,双方将共同的价值观作为战略伙伴关系构建的基础。《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2025 年路线图》开篇指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欧盟和印度都是“多样性的联盟”,有着共同的民主、法治和人权价值观,都认为有必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有效的多边主义。《欧盟对印度的战略要素》中指出,在充满挑战的地区和国际环境中,欧盟和印度认同民主、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价值观,支持以多边主义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其二,双方致力于在印太地区塑造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多边秩序。《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指出,欧盟将加强与东盟等多边和区域组织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印太地区“基于规则的”有效多边主义。早在2018年,莫迪就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阐述了其“印太”愿景,其中一点是建立该地区“以规则为基础”的共同秩序,这是印度对多边主义和地区主义信念的基础。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的“法国—印度—澳大利亚”战略轴心便是建立印太地区秩序架构的初步尝试。其三,加强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多边主义合作成为双方的共同战略需求。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加强是欧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内涵,也是基于双方扩大影响力以及彰显领导力的着力点。一方面,全球治理的合作领域如此之宽,不仅包括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海洋治理这些传统领域,也包括太空合作、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这些新兴领域;另一方面,双方也强调基于多边主义的框架下合作。欧印将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的合作,如建立定期对话,还强调将诸多全球治理合作置于联合国、G20 等多边框架下进行。
在“印太战略”背景下,欧盟与印度战略互动取得了较大进展,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评估欧印关系将在多大程度上对印太地区乃至国际力量格局产生影响,需要分析欧印战略互动的制约因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欧印在互联互通领域合作的趋势将持续加强,或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竞争。2018 年发布的《连接欧洲与亚洲:欧盟战略的基石》中指出,欧盟未来政策的重点方向是加强与亚洲的互联互通合作,尤其是与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逐步从双边合作扩展为区域与国际合作。基于此战略构想,2021 年欧盟与印度正式建立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明确数字、交通、能源与人才是其关键合作领域,尤其是在数字方面,强调将由双边合作扩大至印太、南亚、非洲等地区的第三方国家。
(未完)
本文发表于《国际论坛》2023年第3期,更多文章信息可选择下列两种方式:
1、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https://sourl.cn/8KwmvR)到浏览器,移步知网下载。
2、关注“北外学术期刊”公众号,后台回复“国际汉学03”即可获取文章。
期
刊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学术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97225.shtml
在知网下载期刊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UR0yHp646AV52KdTjhaXdXAP16Ga0XG5yBVnSU7mBmgM8-VQs1dyyYazpOz5DIIluR_A575In_Zq_lUVNBgUf_vXB5dIkMfvs5ltppAP5TA4p-gHyaiFRLVKXqEODU1t&uniplatform=NZKPT
期
刊
订购信息
天猫旗舰店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购买链接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