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话题类型与主句现象:语言比较的视角(文/刘丹青)

2023/02/15
图片
图片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期

主编:王克非 

副主编:王文斌

邮发代号:2-130


话题类型与主句现象:语言比较的视角


深圳大学 刘丹青


图片

提要

本文基于话题研究新成果,比较汉语和印欧语言各类话题在主句现象上的表现,发现汉语大部分话题小类不受主句现象制约,这一点与印欧语言的话题不同。这是语用现象与句法成分之别。汉语话题类型的最大区分在于带不带话题助词。不带助词的话题不会引发主句现象,为句法话题;带助词的话题会引发主句现象,为语法-语用话题。此外还有带词汇性话题标记的词汇-语用话题。普通的汉语主语不必分析为句法话题,它们通常是默认的语用话题,但有时不带话题性。各类话题和主语一旦加上话题助词则转化为语用话题。此分类是对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分类系统的一次更新。


图片

关键字

话题类型、主句现象、句法话题、语用话题、主语、汉语、印欧语言


1

引言

本文基于话题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对比汉语与部分印欧语言,进一步考察汉语的话题类型,在徐烈炯、刘丹青(1998)的基础上提出升级版的话题类型系统,兼及汉语话题与主语的关系。

Li & Thompson(1976)将语言分为主语优先、话题优先、主语和话题均优先、主语和话题均不优先四种类型。此分类主要针对语际类型差异,对话题本身的多样性未及深究。自此之后,国内外学界对话题的类型有较多探索。Chafe(1976)提出以框架功能为特征的“汉语式话题”,Gasde(1999)在此基础上提出移位生成的“关涉话题”(即论元话题)与基础生成的“框架设置话题”之别。

印欧语言一般没有“汉语式话题”,论元话题就成为国外学者话题句法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又被分成话题化(topicalization)和左出位(left-dislocation)两类(如Prince 1984)。前者指宾语等论元经话题化移位到句首,述题中只留下空位;后者指论元前移后在原位填入回指代词,分别如例(1a-b)所示:


图片


Bianchi & Frascarelli(2010)认为留空位的论元话题有对比性,并以此区分对比话题(即例1a)与关涉话题(即例1b);此外还有一类已知话题(纯因已知信息而前置,无对比功能),意大利语有而英语中不存在。

另一些学者的分类主要基于话语层次或句法层次。Tsao(1990)从语篇角度区分主话题与次话题。徐烈炯、刘丹青(1998)按句法层级分出主话题(在主语之前)、次话题(主谓之间)和次次话题(宾语位置,后面还有述题);按话题-述题的句法语义关系分出论元话题、语域式话题(上位-下位及整体-部分等)、分句式话题(如条件句)、拷贝式话题(同一性话题)等。此后,话题的类型又有补充,还有分裂式话题、动词性次话题等(参见刘丹青2008;黄哲、刘丹青2018)

话题类型与主句现象(Green 1976)有密切关系。主句现象指一个句法成分只能出现在主句、不能出现在从句的语法现象。学者们发现话题常常在从句中受限,是一种主句现象(Bianchi & Frascarelli2010)。在汉语这种话题显赫的语言中,话题有强大的扩展力,滋生出众多类型,但现有的分类及其各类间的统一性还缺乏更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唐正大(2008)较早关注汉语主句现象及其与话题结构的关系。本文拟对汉语话题结构和主句现象作更系统的考察,比较汉语与印欧语言在话题化的主句现象方面的差异,并对汉语话题的现有分类系统作必要调整。

2

汉语的话题类别及其话题属性的由来

汉语学界在句法层面讨论过的话题类别及小类(暂不列分句式话题)可概括为表1。表1例示了4大类19个小类的话题结构(个别小类借助了吴方言例句,普通的主谓句不在此列举),其中多数类型难见于英语这类非话题优先语言。所列话题成分的词性各异,但它们均拥有以下四个话题属性中的全部或多数属性。

1)总是由实词位于一个居前的非常规性的位置。常规性指大部分人类语言的句子结构的常态,比如论元不应位于主语之前的句首,SVO语言中宾语也不应位于主谓语之间。分裂式话题和同一性话题的非常规性表现得尤其突出。

2)本有更符合其语义关系的句法槽位,如受事话题的常规位置是动词后面。

3)在指称上总是定指或类指,且通常是已知信息或从已知信息可推导出的信息。

4)总是能带上作为话题标记的助词,又称提顿词。与日、韩语的强制性话题助词不同,汉语的话题助词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话题性的成分都可以带上。

图片


3

主句现象与印欧语言的话题

3.1

主句现象 

为何有些成分只能见于单句、主句,不能进入从句?Foley & VanValin(1984:239,253)认为从句不具有独立的语力(force),Bianchi & Frascarelli(2010)也赞同此说。如例(2)中汉语语气词“么”带有言者对全句命题态度的语力,所以不能出现在关系从句中。

图片


然而,主句现象的句法环境存在程度差异。据Matthiessen & Thompson(1988),传统文献上所说的状语从句常常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其他小句发生小句组合(clause combination),没有嵌入性。汉语复句的“分句”独立性更强,更不像“从句”。这类句子不难接纳引发主句现象的成分。此外,由母句控制性动词所管辖的小句更限制主句现象,因为控制动词(指能影响从句真值条件的动词,如“命令、导致、造成、唆使、强迫”等)阻断了从句的语力;而非控制性动词(如“说、告诉、知道、认为、感到”等)则更能容纳主句现象,它们不影响从句的真值条件。

Lehmann(1988:189)在研究小句连接类型时指出,不同语言在表达小句间的从属类语义关系时会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句法松紧度不一,从并置的独立句到从属性嵌入句,形成一个由松到紧的等级序列;从独立小句到小句的彻底名词化,也有一个去句化(desententialization)等级,句子属性渐次丢失,名词性短语的属性逐步增加,直到成为一个地道的名词短语。Lehmann列出的渐次去句化表现中,第一项便是语力丢失,即从句不再具有特定语力,只能表达中性命题(Foley & VanValin 1984:239,253)。汉语从句会容忍一些话题进入而排斥另一些话题,正是因为后者具有主句语力。


3.2

印欧语言的话题类别与主句现象 

Bianchi & Frascarelli(2010)从形式语法角度深入探讨了英语和意大利语的话题与主句现象的关系,集中在关涉话题(左出位结构)、对比话题(空位式话题化)、已知话题(无对比性)三类。他们发现,关涉话题基本不能出现在从句中,表现出典型的主句现象;对比话题只能出现在有限的从句中,其条件是从句必须形成一个命题;已知话题不会引发主句现象,可用于各种从句。从文中例句来看,能容纳对比话题的从句都不是由控制动词支配的,如:


图片


这里,tell是非控制性动词/谓语。文中列举的能支配对比话题的谓语都是非控制性的,如be glad、conceal from his parents、say、hope等。关涉话题的述题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后面没有空位,因此有些学者如Krifka提出,关涉话题有很强的独立性,自身构成了一种语力——选择话题(转引自Bianchi & Frascarelli2010)。而对比话题与有空位的述题构成一个句法上较紧密的小句,可以不带明显语力。由此看来,印欧语言话题是否出现主句现象比汉语更加受限,也是因为其话题的语力更强。

不过,在英语之外,另有一些印欧语言存在论元话题之外的一些话题类型,如德语的分裂式话题(van Hoof 2006),俄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同一性话题(Aboh & Dyakonova 2009;Bastos-Gee 2009;Vicente 2009)。可以推知这些话题会更受主句现象的制约,因为这类话题在汉语中比论元话题有更强的语用属性。


4

汉语的话题类别与主句现象再论

汉语的话题与印欧语言尤其是英语的话题大异其趣。在第2节所列的话题类别中,绝大部分都能用于各类从句,不会引发主句现象;但是,带提顿词的话题都可引发主句现象,不能进入控制动词支配的宾语从句,进入定语从句时也常常受限,但仍能进入非控制动词所支配的宾语从句。以下重点考察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及定语从句中的话题类型及其使用。

4.1

印欧语言的话题类别与主句现象 

普通的主谓句,若加上话题助词就能成为显性的话题句,但带话题助词的句子难以进入控制动词支配的从句。例如:


图片


在(4a)中,提顿词“么”加不加句子都成立,但在控制动词“防止”支配的宾语从句中,加“么”后句子很难成立,如(4b),而将“防止”换成非控制动词“知道”,从句中加“么”就很自然了,如(4c)。可见非控制动词不会阻止带标记的话题进入从句。

本文用来测试的主句话题(如4a)都是合格的,下面不再列出主句,仅测试从句。

再看受事话题句,它与施事主谓句一样,不加提顿词也可以用在宾语从句中,加了提顿词(如“吧”)后则句子合格度降低,如(5a);若换用非控制动词,则带提顿词也能用于从句,如(5b)。


图片


印欧语言中很重要的左出位话题与空位论元话题的区别在汉语中并不重要。汉语左出位话题与空位话题一样也能出现在宾语从句中,只是不宜插入提顿词,如:

图片


以上各例中的话题用在宾语从句及兼语式中都非常自然。如果加入提顿词,则会显著降低句子的合格度。兹不赘举。但换用非控制动词后,加入提顿词就不会影响句子合格度。比较:

图片


以上汉语话题类别只要不带话题助词,都可自然地用在宾语从句及兼语式中。在四大类话题中,同一性话题的小类众多(见表1),差异较大,这里只作简要概述。总体上,同一性话题受主句现象的限制要大于其他三类话题,因为其各小类构式均具有较强的语力,不能进入宾语从句;然而,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进入。如:

图片


重动句的语力主要强调某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多是无意性的),所以不适合用在控制动词支配的从句中,如(12)-(13)。而例(14)-(15)都添加了有明显意向性的程度成分(“到、一点儿”),这与控制动词的施力合拍,可以取消从句自身的语力,充当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若添加这种意向性的程度成分就能让不合法的从句重动句变得合法,比如(12)的“喝醉”改为“喝到醉”,(13)的“修好”改为“修好一点儿”,句子就合法。

还有一些重动句大都因为语力较强而受主句现象制约。如让步性同一性话题无法用于宾语从句,这是因为“让步”本身就是一种语力,所以不能用于宾语从句。比较:


图片


对比性同一性话题、吴语的强调感叹型同一性话题都很难进入控制动词支配的从句,因为对比和强调都是主观意图强烈的语力,受从句排斥。如:


图片


本节的考察显示,除了同一性话题的多数小类外,其他各类话题在不带话题助词的情况下,一般都能用于宾语从句(包括做兼语),但是一旦带上话题助词,就会受宾语从句排斥,呈现出主句现象。


4.2

定语从句 

在定语从句中,定语从句所修饰的核心名词是从句核心谓词的一个论元,从句中有一个空位,如(20a);同位从句则与核心名词有语义上的等同关系,说明核心名词的具体内容,在汉语中可转化为同位关系,如(20b)。本文主要测试定语从句是否也出现主句现象,也不排斥同位从句。


图片


定语从句与宾语从句一样,也对话题助词敏感。各话题类别基本都能进入定语从句,但大多排斥提顿词。对话题成分关系化时,可以提取的核心成分或有不同,因为关系化必须保持句法上定语从句合法、语义上定语从句与核心名词的关系可以得到解读。下面择要分类分析。

首先,受事话题句与SVO句的唯一区别是受事论元的语序。如果将受事关系化,就看不出它是来自宾语还是话题,如“学生完成的作业”。所以只能测试提取施事的情况。施事总体上都可以被关系化,但是句中时体的差异可能会稍微影响句子合格度,如(21)。受事话题句整体充当同位从句也是可以成立的,如(22)。


图片


一旦定语从句中出现了提顿词,句子合格度就会大降,如(23)。不过,唐正大(2008)列举了一些提顿词出现在受事话题化的关系从句中的用法,如(24)。


图片


然而,我们注意到,(24)这类允许加提顿词的关系从句中,提顿词一般都加在单音节名词上。如果换成双音节名词,如“好书”,句子合格度就会显著降低。总体上,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对提顿词的排斥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定语从句>非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

其次,语域式话题结构可以发生关系化,如:

图片


(25)关系化提取的核心名词是句子主语“客人”,“水果喜欢苹果”在形式上像一个完整的主动宾结构,貌似没有空位,论元无法被关系化,其实不然。汉语在主语之外还有话题槽位,当主语被关系化后,话题仍可留在从句中,语义上充当宾语“苹果”的上位话题。(26)中的“树”关系化后,虽然“叶子大”看似论元结构已经完整,但仍能限定提取的话题,也是因为存在话题槽位,可成为关系化的空位。

再看分裂式话题。(27a-b)中关系化的主语和话题都合法。(27c)关系化的是数量词语,句子稍不自然,因为“衬衫”与“顾客”难以建立语义联系;假如将此定名结构放入句子中,合格度就会上升,如(28)。

图片


可见,语域式和分裂式话题在语义可以解读的情况下都可以关系化,只是增加提顿词会影响定语从句中话题的合格度,但分裂式话题受到的影响略小,如:

图片


最后,同一性话题进入定语从句的情况与进入宾语从句的情况略有参差。语力相对较弱的重动句,提取主语的关系从句比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更容易成立,如(30)(比较例12)。不过,这些重动式在主句中可以带提顿词,而在关系从句中很难再带提顿词,如(31)。让步类、对比类、强调感叹类同一性话题语力较强,都不能进入定语从句,如(32)-(33)。


图片


以上讨论了汉语话题几大类别与主句现象的关系。总体上,汉语不带助词的话题绝大部分都不会引发主句现象,话题可以出现在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中。少量话题受限,主要是部分同一性话题,也仅在控制动词所支配的宾语从句和部分定语从句中受限。带话题助词的话题则受主句现象的影响较大,受到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明显排斥,但仍能进入非控制动词的宾语从句中。


5

主句现象与汉语话题的属性和系统

5.1

汉语话题种类的基本区分和汉语话题的句法属性


上一节的讨论说明汉语话题内部最大的区分已经显现,即带提顿词的话题与不带提顿词的话题。带提顿词的话题更接近话题的初始义,即语用话题。提顿词是其语用功能的显化。语言库藏中有虚化的话题助词,显示其话题表征手段的语法化程度超过无此类标记的语言。

带提顿词的话题语用功能强,具有语力,因此引发主句现象。英语话题结构对主句现象的容忍限于非控制动词的范域,而汉语带提顿词的话题在非控制动词范域内不受限。可见汉语带提顿词的话题的句法属性仍强于英语话题。鉴于此,我们将汉语带提顿词的话题称为“语法-语用话题”,以区别于以下几类:1)英语的“纯语用话题”;2)带词汇性标记(如“至于”、asfor)的“词汇-语用话题”;3)句法话题。

不带提顿词的话题是高度句法化的话题,已成为基本句法成分(参见徐烈炯、刘丹青1998:§1.3,§7.2),有专用句法槽位,不需要移位之类的句法操作,可形成众多话题构式。句法话题能自由参与关系化、内嵌化等句法操作。即使同为受事话题句,汉语与英语也性质迥异。受事话题于英语是高度有标记的偶然现象(Steele 1978),于汉语则是常见句法成分。据王义娜、李银美(2016)和李银美、袁凤识(2020)的统计,在篇幅相当的自然语料中,汉语受事话题与英语受事话题的出现次数之比分别是560∶16(35∶1)和297∶7(42∶1)。话题为基本句法成分,是话题优先语言的根本特征;它作为显赫范畴,以语用话题为原型功能,还有很多扩展功能,如“对比、强调、让步、连贯”等;同时,话题也会淡化句子的话语功能及语力,从而突破主句现象的限制。

随着主语与话题类型学的出现,研究视野从句法成分的话语属性拓展到话题成分的句法属性。徐烈炯、刘丹青(1998:§7.2)已论证了汉语话题是常规句法成分,本文则揭示了汉语话题对主句现象的广泛突破,进一步说明了话题已超越其语用属性,成为与主语并存的句法成分。假如汉语话题仍然仅为语用成分,则无法解释其为什么能突破主句现象。另一方面,汉语句法话题的原型功能仍然是语用话题。虽然句法话题可以不受主句现象的限制,但是在实际话语中,多数话题还是只能出现在主句中,且具备定指或类指、已知信息等话题属性。此外,汉语带提顿词的话题也有一定的语法属性,但语用性质仍较强,受到主句现象的强制约,可被认定为语法-语用话题,而不是我们之前认为的单纯的句法话题。不过,汉语的句法话题与语法-语用话题存在密切的互动和转化关系。汉语提顿词是一种口语现象,只有话题性成分才能带提顿词(刘丹青2016)。表1所列的话题类别因其本身的话题属性,都可以在口语中带上提顿词,其语用功能会在得到显著强化的同时而受制于主句现象,此时的句法话题就转化为语用话题,或称句法话题的语用化。如:

图片


5.2

再论主语和话题 

以施事及属性主体为语义支撑的主语,是一个普遍性更强的句法成分,而话题只在少量语言中能成为句法成分。即使是作-通格语言也仍以施受关系为格分配的基础,可见人类语言句子成分的首要区分是基于施受关系的。汉语虽然没有格形态、一致关系等主语的外显表征,但仍然有以施事及属性主体为原型的句法主语及由此形成的主谓结构。虽然“原型的主语是施事和话题的重合”(Comrie 1989:130),但汉语主语也有不少明显不属于话题的情况(刘丹青2016),因此确立话题的句法地位不需要取消主语的句法地位。普通主语不具备本文确立话题的四条属性(见第2节),因此,对于有施事等语义基础的普通主语,我们仍将其分析为主语,与话题并存。在语用层面,很多主语可以被分析为话语层面的话题,或称默认的语用话题,但这种默认功能是可以取消的,当主语成为焦点等非话题成分时,就不再是话语层面的话题了,所以默认话题功能不影响它在句法层面的主语身份。

以上分析为徐烈炯、刘丹青(1998)所建的分析框架提供了新的支持。主语在多数情况下符合话题的指称和信息属性——定指或类指、已知信息。因此,主语在口语中也常有机会带提顿词,这时它就转化为显性的语法-语用话题。句法主语并无必须符合话题的指称和信息属性的刚性要求,例如并不罕见的无定主语(范继淹 1985)、没有话题性的周遍性主语(陆俭明1986),甚至焦点主语(刘丹青 2016)。句法主语也不受制于主句现象,但它一旦带上提顿词,默认的话题功能被强化,潜在的非话题属性就被隔绝,从而出现主句现象。

5.3

汉语话题系统的升级版及其类型学意义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对徐烈炯、刘丹青(1998)的汉语话题系统进行局部调整,重新整合分类,形成升级版:


图片


以上调整既完善了汉语话题系统,也更清楚地展示了汉语与英语话题系统的差异。作为主语优先语言的代表,英语没有句法话题,只有语用话题和带词汇性话题标记的词汇-语用话题,且出现频率都很低,是英语的边缘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英语的主语优先特征并不代表印欧语言的全部情况。意大利语的已知话题就可以局部突破主句现象的限制。不过这至多说明意大利语可能接近句法话题入库,还远谈不上话题显赫。如3.2节所言,多种印欧语言均存在分裂式话题和同一性话题,但这些均未见于英语。不过分裂式话题和同一性话题都是语用属性比论元话题更强的话题类型,我们并不能据此就断定这些语言有句法话题。另据Gasde(1999),德语话题结构比英语发达,存在与汉语式框架式话题(语域式话题)类似的自由主位(free theme)。Shibatani(1991)指出英语是比德语更典型的主语优先语言。


6

结语

汉语作为话题优先语言,其话题库藏特别丰富多样,且共享一些重要的话题属性。汉语各类话题大多不引发主句现象,可用在控制动词所支配的宾语从句及定语从句中,与英语等印欧语言中话题常受制于主句现象不同,因而可以归为句法话题。一旦它们带上话题助词,其语用属性就会增强,并受制于主句现象。因此,汉语话题的主要区分就在于不带标记的句法话题与带标记的语法-语用话题。话题优先语言的一大特征就是,话题不仅是语用成分,而且也能成为基本的句法成分,与主语并存。

带话题助词的话题为语法-语用话题,因为话题助词有较高的语法化程度,区别于带“至于”等词汇性标记的词汇-语用话题。句法话题都能带上话题助词转化为语法-语用话题,这是句法话题的语用化。

主语是以施事、属性主体为语义基础的基本句法成分,也是默认的语用话题,但有时没有话题性甚至做焦点,这时,主语就会排斥话题助词。主语带上话题助词则发生语用化,变成显性的语法-语用话题。

据此,我们得到升级版的汉语话题系统:1)句法主语——默认的语用话题;2)不带提顿词做话题的句法话题;3)带词汇性话题标记的词汇-语用话题;4)带话题助词的语法-语用话题。前三类在语用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加上话题助词语用化为第四类。

英语只有纯语用话题和词汇-语用话题;有些印欧语言存在比英语更多样的话题类型,但是没有迹象显示它们已经成为句法话题。



注:本文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第3—14页。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及注释已省略。

图片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06.shtml

在知网查看期刊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WJYY/detail


订购信息


天猫旗舰店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图片

(请用手机淘宝、天猫app扫描二维码进入)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