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编:孙有中
主 编:朱梅萍
副主编:李莉文 叶兴国 蔡基刚 黄 萍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专家专栏
中美博士学位论文认知立场副词对比研究
韩金龙 罗钦杨 华南理工大学
提要:立场副词是作者用以表达立场的重要语言手段,可以体现作者对命题内容或陈述方式的态度或判断。基于自建语料库,本研究考察了中美应用语言学领域博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中认知立场副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两者在使用认知立场副词的种类比较接近,在词汇使用的丰富程度上也相差不大,高频认知立场副词均偏好句中位置。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博士论文中可能性副词和确定性副词的使用频数明显偏少,不确定程度副词和言据性副词的使用频数明显偏多;在单个副词的选择上,中国博士论文中存在多用或少用某些词项的现象。总体来说,中国博士论文中认知立场副词的搭配序列相对较少,某些搭配也有所缺失。希望本研究能对国内学术英语教学与写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认知立场副词;博士学位论文;语料库研究;学术英语写作
世卫组织关于空气污染新闻话语的趋近化研究
王加林1 刘如梦1 韩金龙2 冯亚亚1
(1.华南师范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提要:基于趋近化理论,本文从空间、时间、价值趋近三个角度,探究世界卫生组织新闻话语中有关空气污染的话语如何通过策略实现其话语合法化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世卫组织的新闻话语在空间趋近化上,描写了以世界各国人民以及世卫组织等为主体的指示中心内部实体与以空气污染为主的指示中心外部实体的两方对立阵营,凸显空气污染在空间的物理威胁;在时间趋近化上,不同时态转换等话语形式的对比使用表明了空气污染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在价值趋近化上,指示中心内部实体积极意识形态与指示中心外部实体消极意识形态的对比描写,建构了意识形态的冲突物理化的可能性。世卫组织的新闻话语以空间趋近化策略为主、时间趋近化和价值趋近化策略为辅,建构其关于空气污染提议的合法性。本研究尝试拓宽趋近化理论的应用范畴和专门用途英语的适用理论。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污染新闻话语;趋近化理论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理工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杨玉 侯丽梅 闫锋 昆明理工大学
提要:立足新工科背景,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结合学校理工办学特色,“理工学术英语”构建了“思政主导、项目主线”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知识与育人于一体,凸显课程思想性。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机融合“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内容,在课前项目驱动、课中项目设计、课后项目修正和课外项目拓展四个环节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学术能力和素养,并通过真实学术交流项目展示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用行动诠释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新工科;项目化学习;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移动技术赋能ESP混合式教学探索与研究——以“新闻英语视听说”为例
郭曼 中山大学
符小丽 上海师范大学
提要:在“互联网+”的智慧教学背景下,本研究依据ESP课程基于需求分析的教学理念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以“新闻英语视听说”为例,构建移动技术赋能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并检验其实际效果。课程前后实施的调查问卷及新闻英语听力水平测试表明,移动技术赋能的ESP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生学习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听力水平。本研究利用移动技术赋能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提升了教学成效,也为本科院校外语教师探索自主建设ESP移动信息化平台、搭建移动技术赋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ESP课程;混合教学;技术赋能;新闻英语;移动技术
语言研究
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学术引言写作文献引用能力研究——以经济与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生为例
杨静宜 黄萍 重庆大学
提要:文献引用能力与国际发表能力密切相关。博士生是我国发表国际期刊文章的主力军,国内鲜有实证研究涉足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文献引用能力。本研究基于文本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依托Li&Zhang(2021)文献引用能力框架,对比分析中国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和国际期刊作者学术引言写作的引用特征。语料选自经济与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生与同领域国际期刊作者的引言文本。研究发现,博士生与期刊作者的引用内容、作者立场、引用功能以及引用类型存在共性与差异。两者引用内容的选取高度契合,倾向表达中性的立场。博士生过度依赖支持功能,而应用和赞同功能的使用少于期刊作者。两者虽以非融入式引用为主,博士生使用支配式和识别式动词频率颇多,国际期刊作者则灵活运用多种引用类型。本研究能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提升学习者文献引用能力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文献引用能力;中国博士生;国际期刊作者;学术引言写作
ESP视阈下国外网络评论研究图谱分析(2011—2021年)
王宪 毛誉 秦萌 上海海事大学
提要:消费者的网络评论是消费行为、语言、心理、商务特征等多重因素的语言体现,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对该话题的起源、兴起、未来发展方向等的认识,目前还是零散的,多集中在商务、传媒、管理等学科上,总体上没有梳理出这一话题的学术研究前瞻性,尤其是对近十年来的热点和前沿方向的综述少之又少。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采用合适的参数和可视化工具,重点分析了2011—2021年在Web of Science上发表的有关网络评论的学术论文。研究发现:(1)网络评论研究呈现多学科、多视角的特点,研究热点集中在网络资源、评论内容、评论语言特点和受众的认知等方面;(2)网络评论的语言(英语)进入研究前沿,逐步和管理学、商务管理等结合。掌握国外网络评论最新的语言研究动态有助于拓展学科交叉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专门用途英语与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
关键词:网络评论;可视化分析;研究演变;热点话题;专门用途英语
国际化妆产品英文名称及其英汉语际商务传播研究
黄大网1 王芳2 蔡淑敏3
(1.宁波大学;2.宁波亚虎进出口有限公司;3.东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本研究考察国际化妆品产品英汉语名称的促销/创新型形态学特征,特别聚焦产品功效词族的语义场和元功效表述的跨文化语际商务传播转换策略。研究发现:(1)化妆品产品名称组合多为“品牌名+系列名+功效词+产品类型”,中文名称普遍较英文长;(2)产品名称追求形态学创新和操控,英文手段相对有限但中文明显丰富且多重构双音节生僻词;(3)产品名称的元功效表述在英汉语际商务传播过程中多被省略,语义具体化和直译(同义/近义)策略相对较少,突出功效目的与语言简雅之间的平衡。以上发现有望加深对多元文化工作场所话语及新文科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解,对中国企业跨文化品牌营销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女性化妆品;产品命名;女性美;英汉语对比;语际商务传播
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和项目教学法融合视域下的学术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索
马丽娜 杨瑞英 西安交通大学
提要: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许多大学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但大部分学术英语教学聚焦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针对本科生学术交际能力培养的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并不多见。本文结合作者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学术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重点讨论学术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该课程整体设计以产出导向法及能力递进式项目教学法为理念,致力于消除学生开展学术听说任务初始阶段的各种困难。该课程已经上过两轮,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学术交流能力。
关键词:学术英语听说课程;产出导向法;能力递进式项目教学法
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浅析
徐立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ESP转向,是高等外语教学对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积极回应,但在ESP教研的具体实践中,似乎过于追随国外研究理念,对ESP概念本身消化不良、概念运用偏颇,难免对既有语言教学生态产生一定冲击。本文剖析了ESP概念的缘起及国内对它的认识、需求分析的概念及国内使用情况,分析探讨了ESP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以及EGP、EAP的地位问题,进而指出国内大学ESP教学中的某些误区,希望对我国ESP教学研究的走向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助力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外语教学;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基于民航专业英语语料库的体裁教学实践研究
刘泉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提要:针对民航专业英语的高度限制和相对稳定的体裁特征,为了满足民航专业学生未来的民航英语使用需求,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利用民航专业英语微型语料库开展体裁教学的协调新模式,并在某学院航空工程系进行了课堂实践。通过批阅学生的项目汇报作业,笔者发现学生能较好地解读文本的体裁、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这一模式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期望本文的发现能对民航专业英语及其他的ESP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民航英语;微型英语语料库;体裁教学法;体裁分析
COCA语料库在临床医学生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赵辰茜 褚宏蕊 济宁医学院
提要:近几十年,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教学研究中飞速发展,让语料库说话现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致目标,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教学在众多实证性研究中也越发得到认可。词汇是临床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基础,本文列举了自建小型医学英语语料库定位文献阅读关键词、同义词辨析在医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词根词缀模糊检索与思维发散助力词汇体系形成这三个COCA语料库在临床专业医学生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来阐述COCA语料库在临床医学生医学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期改善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将以往教师的单向授课模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探索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COCA语料库;临床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教学
翻译研究
法律文本的“的”字结构英译偏好研究——整合法律法规语料库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证据
王晓慧 高菊霞 西安工程大学
提要:本文在对法律文本互译进行语法标注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翻译“中国法律法规平行语料库”的内地和香港两个子库中“的”字结构的英译文本,从功能、结构、引导词三个层面着手,研究对比了两个子库的语言特征,甄别法条翻译问题。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将两大子库的“的”字句隐喻翻译分两类比较,便于正确理解中文法条并找到恰当英译,提升法律文化沟通效果。统计分析发现:在法律文本中“的”是篇章连接词,“的”字结构是句子而非短语,进而对法律条款中虚词“的”提出了具体翻译建议,即英译文需结合具体语境,适当意译、增译,以实现法律信息的有效传递。
关键词:“的”字结构;法律文本翻译;功能与结构;中国法律法规平行语料库
期
刊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北外学术期刊官网,查看本刊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14.shtml
在知网,阅读本刊: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ZESP/detail
期
刊
订购信息
天猫旗舰店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二维码)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知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