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刊讯 | 《德语人文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及其摘要

2022/12/28
图片
图片


主  编:王炳钧 贾文键 

副主编:钱敏汝 韩瑞祥 王建斌 任卫东

邮发代号:2-449


本期目录

图片
图片

本期摘要


文学思索




“营中偶像”或“和平王侯”:

论席勒《华伦斯坦》三部曲中的战争与和平

毛明超

内容提要:席勒的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扎根于其时代的战争与和平话语,创作及上演恰逢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剧中,华伦斯坦大营具有现代特征,其大权独揽,体现了韦伯“超凡魅力”型权力正当性结构;但军权与君权陷于霍布斯式“战争状态”,以及王朝扩张的私欲,造成康德“永久和平”的理念未能在剧中实现。席勒笔下的华伦斯坦处于转型时代,在军队国家化进程中,守旧心态与群体意志阻碍了英雄个体的自我实现。席勒在三部曲中连接历史与现实,体现了他深刻的时代关怀。

关键词:席勒、《华伦斯坦》三部曲、超凡魅力、战争状态、永久和平





门槛中的斯芬克斯

—论英格博格·巴赫曼的寓言《斯芬克斯的微笑》

赵子慧

内容提要:早期创作中,巴赫曼已将对历史、社会和政治的反思与批判确立为写作的主题。在寓言《斯芬克斯的微笑》中,巴赫曼借助神话元素把时代的生存现实凝结为政治性的象征和隐喻,用克制、凝练的笔法刺穿了政治秩序中用谎言编织的假象,将矛头直指其背后恒常的政治状态:政治对生命的捕获和成为常态的例外状态。本文试从文本中斯芬克斯这一神话形象的门槛状态切入,探查身上有俄狄浦斯投影的统治者及被统治者身上同样具有的界槛性,探讨解谜作为真相游戏和权力游戏的双重性,并借助阿甘本“神圣人”和“主权者”的概念,进一步阐释寓言对被纳入至高权力的生命政治的批判。

关键词:斯芬克斯、俄狄浦斯、主权者、神圣人、例外状态





从西碧拉·莱维查洛夫的彼岸书写看其对现实主义的超越

张 潇

内容提要:本文以德国当代女作家西碧拉·莱维查洛夫的三部代表作《“成了”》《布鲁门贝格》与《圣灵降临节奇迹》为研究对象,参考学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与德国思想史上的相关命题,分析作家笔下彼岸的特点,探究作家表达的思想主旨及其对现实主义的态度,思考现实主义在当代德国文学中的发展。研究发现:作家笔下的彼岸有普遍虚无、生死交融等特点;她通过模糊此岸与彼岸、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挑战着僵化了的现实主义要求与绝对化了的逻辑理性思维,鼓励多元的超验思维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德语文学、西碧拉·莱维查洛夫、彼岸书写、现实主义、超验


语言研究




“外语性”的再现:中国现代诗歌顾彬德译本隐喻翻译探析

周奕珺

内容提要:文学作品外译的过程中,原作在文体和语言上的独特性,即“外语性”,通常为了适应目标国的文化语境和译文流畅的要求被轻易消解。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下,顾彬看重翻译对各国语言和文学的丰富和拓展,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译作中再现原文的“外语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在中国现代诗歌的翻译实践中,顾彬在篇章隐喻意象的传达方面充分呈现出原诗的整体意象,而在词句隐喻的翻译转换中,则在再现“外语性”和规避“翻译腔”之间进行了平衡,尽力重现原诗词语隐喻意义的同时,努力使译文符合德文诗歌的语言和文体规范,在语言凝练、诗行押韵和诗句的节奏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外语性”、“翻译腔”、篇章隐喻意象、词句隐喻、顾彬德译本


文化阐释




种族伪装与融合困境:论《我的身份》中的身份割裂与认同

余 冰

内容提要:德国作家桑亚尔的小说《我的身份》以一桩大学校园的丑闻事件为主线,对有色人种的身份话语展开讨论,讲述了一位在德国长大的混血女生寻找身份认同的历程。小说将文化学理论与当下社交网络的语境相糅合,展现了种族差异带来的冲突以及身份认同与身份政治的矛盾。《我的身份》既是作者作为移民后代的真实写照,又是对当前德国社会关于移民、种族等身份问题争论的回应。本文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当下语境,尝试剖析小说中展现的种族冲突和融合困境。

关键词:桑亚尔、《我的身份》、身份、种族





戈特弗里德·本恩的表现主义“审丑”美学

郝 波

内容提要:“审丑”是本恩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美学特征。本恩作为表现主义一代鲜少的忠实表现主义者,在尼采的“审美现象世界”的合理化原则和“打破个体化原则”的精神构型的理论基础上,借助“纯粹的丑学”对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现代文明进行了审美现代性批判,形成了一种表现主义“审丑”美学理论。而就其批判的底色和最终的指向而言,皆指向了虚无主义。

关键词:表现主义、审美现象、丑陋之美、虚无主义





海尔曼·格林对中国白蛇故事的浪漫主义重构

远 思

内容提要:德国作家海尔曼·格林的叙事诗《蛇》改编自清代玉花堂主人校订本《雷峰塔传奇》。作家从形式到内容上对小说所蕴含的中国民间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德国本土化改造。作家改编白蛇故事主要受到浪漫主义艺术童话《金罐》和《金发的艾克贝尔特》中相似母题的启发,而作家改写白蛇故事的文风以及对蛇妖形象的重塑则受到格林兄弟编纂民间童话的影响。作家将中国故事的基因移植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土壤之上,将白蛇故事重塑为一部浪漫主义童话风格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海尔曼·格林、《雷峰塔传奇》、浪漫主义、艺术童话、民间童话


人文纵横




德国大学在1815—1848年进步政治运动中的作用

叶心远

内容提要:1815—1848年,是德意志地区乃至欧洲各地保守势力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进步势力斗争的重要时期。由于德国自身的传统,大学在德国社会中的地位尤为显著,尤其经历了洪堡改革后,德国大学思想活跃、社会参与度高,在此环境中的大学知识分子在进步运动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对于1848年革命乃至未来的民族统一起到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关键词:大学改革、民族主义、自由、进步运动





德意志浪漫性的现代返魅:论赫尔曼·黑塞作品中的“生活改革运动”

孟国锋

内容提要:赫尔曼·黑塞的三篇早期作品《世界改良者》《居于岩洞中》和《克诺尔格博士的结局》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兴起于1900年前后的德国生活改革运动,其中的自然疗法和素食主义强调对现代人的身心疗治,所建立的试验场所区隔了大城市中已普及的现代生活方式,架构了文化意义上的“异托邦”空间。尽管生活改革运动在要求身体回归自然时忽视欧洲人精神已现代化的事实,但正因其形式的多元性和功能的神秘化凸显了德意志浪漫精神在黑塞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返魅”。

关键词:生活改革运动、自然疗法、素食主义、赫尔曼·黑塞





“意大利”作为文化建构

—海涅“意大利游记”的书写策略

蔡焰琼

内容提要:在德语乃至欧洲文学的发展史中,作为被书写得最为频繁的“文学化空间”,意大利成为了德意志民族的集体想象。但这种集体想象却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分析海涅“意大利游记”可以发现,不同于歌德笔下古典主义的“永恒的罗马”,海涅的意大利书写基本特征是政治化。在文化比较模式下,作者通过典型化策略及互文关联的建构,赋予了意大利书写以全新的维度,再现了19世纪欧洲政治局势、社会处境以及民族心理,体现了以歌德为代表的“艺术时代”之后新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海涅、意大利、文学化空间、书写策略、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学术期刊官网,阅读本刊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22.shtml

在知网查看本刊详情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DYXX/detail


2

订购链接

天猫旗舰店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二维码)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学术期刊官网查看本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