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期刊概览︱《区域与全球发展》2022第4期目录及其摘要

2022/08/17
图片

  //  

图片

《区域与全球发展》(2022第4期)

 主   编:彭    龙 

执行主编:孙文莉


1

本期目录

图片
图片


本期摘要

2

【区域问题】

欧盟内选民赞成脱欧的动机分析 ——基于政党分类与逻辑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贾文华 季哲忱

关键词:民粹主义;疑欧主义;选民偏好;脱欧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欧洲社会调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ESS)的数据和逻辑回归模型,对欧盟成员国投票支持主流政党和左、中、右翼民粹政党以及赞同脱欧的选民的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因素的作用总体上十分有限,各类选民赞成脱欧更多地受到了以移民问题为代表的具体政策的影响,而非在根本上持有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理念。这表明,秉持脱欧立场的选民并不完全否认欧洲一体化蕴含的积极意义,而欧盟旨在缓解民粹主义和疑欧主义压力,应在坚持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更多地聚焦于具体议题的展开。 


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新进展、动因与前景

徐金金 黄云游

关键词:拜登政府;印太战略;中美关系;“一带一路”倡议


内容提要:拜登政府保留了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总体构想,并且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全面推进“印太战略”。拜登政府政治上主张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经济上发展本国经济,与中国进行“正面对抗”;外交上加强多边关系,构建稳固的盟友关系;军事上加强“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旨在回应美国“中产阶级”的需求,遏制中国的发展并维持其“印太”地区霸权。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拜登政府的战略实施也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应积极应对,管控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将中美关系纳入良性发展轨道。 


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抗疫援助为例

马孟启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抗疫援助;东南亚国家;疫苗援助


内容提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方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援助抗疫物资和新冠肺炎疫苗。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东南亚疫情发生后,中国先后通过驻外使馆、各级政府、公益组织、中资企业等向东南亚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东南亚国家援助疫苗。在向东南亚国家进行抗疫援助的过程中,中国对各援助对象一视同仁、多方参与援助以及援助标语蕴含的深刻内涵等都充分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对柬埔寨、老挝、缅甸等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的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支援,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中体现。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各国合作抗疫的共同行动指南。 


【全球治理】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际组织的互动机制研究

范和生  朱 颖

关键词:国际组织;机制互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在公共卫生治理领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在国家利益优先理念的影响下,以国家为治理主角的传统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模式作用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全球卫生治理新格局,发挥国际组织的角色作用,凸显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治理优势。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际组织开展了观念互动和规范互动,协作治理趋势显著。本文以联合国系统内的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银行为例,分析国际组织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角色扮演过程,探讨国际组织间如何互动。未来,构建良好的国际组织之间的角色互动机制,推动国际组织的角色行动,需要坚持平等协商理念,制定监督评价、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更好实现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最终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形成。 

【国别研究】

中国对欧盟成员国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

任康钰  刘 婷

关键词:欧盟成员国;直接投资;投资动因 


内容摘要:中欧关系在大国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中欧贸易投资关系是支持这一关系 的重要基石。然而,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中欧双边投资造成了冲击。2021 年 3 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仅三个月后被冻结搁置,也给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带来了影响。本文特别关注中国对欧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基于各成员国2007—2019 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这些投资背后的驱动因素,以期对未来的投资前景做出判断。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受市场寻求型和创新资产寻求型动机的驱动;第二,制度因素对市场寻求型直接投资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资产寻求型直接投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第三,该研究为未来中国扩大对欧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提供参考性建议。 


产业政策、国家能力与发展意愿 

——卢旺达发展型国家模式初探(1994 年至今)

姜 璐 祝若琰

关键词:民粹主义;疑欧主义;选民偏好;脱欧


内容提要:21世纪以来,不少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应对“有增长无转型”的问题开始倡导通过产业政策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这当中,卢旺达独辟蹊径,探索了一条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道路,并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被公认为近年来较为成功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案例。本文在“发展型国家”及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政策—能力—意愿”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发展型国家对经济进行有效干预的条件,并尝试运用这一框架对卢旺达这一典型案例予以解释。笔者认为,出众的国家能力与强烈的发展意愿是卢旺达政府通过既定的产业政策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性因素。本文特别对常被忽视的“发展意愿”维度进行了重点阐释,认为其执政党意识形态、权力格局和腐败治理对塑造卢旺达的发展意愿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对 中菲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

唐菁菁 王 涛

关键词:南海政策;中菲贸易;合成控制法


内容提要:南海问题是中国长期面临的复杂国际政治难题,但关于南海问题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经验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以菲律宾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构造了一个反事实对照对象——“合成菲律宾”,对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实施后对中菲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对中菲双边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菲律宾对中国的商品贸易进口以及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方面。最后,本文为中、菲双方未来处理“南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国际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特色与发展前景

贾文华 季哲忱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多边主义;区域特色;中国外交 


内容提要:过去二十余年,上海合作组织经历了初步合作、全面合作和扩大合作的发展阶 段,现已成为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地区合作的典范。在此进程中,上海合作组织形 成了颇具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集中体现为:以多边互动实现价值与规范的社会化,以集体共 识凝聚组织发展的合力,以安全合作引领地区合作向多领域拓展,以渐进主义推动地区经济合 作深入发展,以包容性多边主义实现区域治理方案兼容共存。在新的起点上,上海合作组织发 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继续扩大,成员国围绕上合组织形成了比较 微妙的心理结构。因此,需要充分发掘大国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中小成员国的集体能动性,提 升上合组织发展的政治领导力,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40.shtml


在知网下载期刊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QYQQ/detail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36.s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