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外国文学》2022年第2期目录摘要

2022/05/11
图片

《外国文学》(CSSCI)

主编 金莉


本期目录

图片
图片

本期摘要

图片

“桑丘·潘沙的魔鬼”

——卡夫卡对《堂吉诃德》的改写


曾艳兵

关键词:卡夫卡 堂吉诃德 桑丘·潘沙 改写


内容提要:本雅明关注并研究卡夫卡,注意到了卡夫卡对《堂吉诃德》的非凡改写。卡夫卡关注的是桑丘·潘沙而不是堂吉诃德,他的小说不是对《堂吉诃德》的阐释或续写,而是非凡的创作,其中最突出之处就是“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关系的大逆转”。卡夫卡的这种大逆转别有深意,他将一部更多作为喜剧或悲喜剧的《堂吉诃德》改写成了一则苦涩的犹太故事,呈现的是人性中坚定不移的不可摧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卡夫卡就是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就是卡夫卡。如果像卡夫卡所说,堂吉诃德是由桑丘·潘沙创造的,那么,桑丘·潘沙则真正属于卡夫卡的独创。

英国殖民时期非洲豪萨语与

斯瓦希里语本土文学嬗变研究


孙晓萌

关键词:殖民主义 豪萨语文学 斯瓦希里语文学 嬗变


内容提要: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非洲本土语言文学历经了重大变革。殖民主义文化建制客观上推动了本土语言现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同时这种人为干预又制约了文学的自然演进。然而,本土语言文学的发展绝不能单纯归因于殖民主义,文学要素的内驱力、社会语境的变迁及社会思潮的兴起,皆为影响文学嬗变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历史与比较视角,探讨非洲两大本土语言文学在殖民时期的嬗变历程,力图呈现殖民语境下文学的动态样貌及其基本特征,阐释殖民文化霸权与非洲本土语言文学嬗变之间的辩证关系。

后殖民语境下《半轮黄日》的成长书写


王 卓

关键词:奇玛曼达·阿迪契 《半轮黄日》 成长书写 个人成长 国族重构 


内容提要:作为后殖民成长小说,奇玛曼达·阿迪契的《半轮黄日》实现了个人成长和国族建构的双重使命。该作品不但深刻反思了经历战争创伤的非洲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之路和新兴非洲国家的国族重构之路,而且在更为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审视了谁拥有书写非洲故事的权力等问题。同时阿迪契也在很大程度上既继承了经典成长小说的核心特点,又在非洲后殖民的语境下改写了成长小说,并赋予了这种传统的西方文化产物在非洲语境下新的生命。


论欧茨悲剧小说《人间乐园》和《奇境》中的超越


王 丹

关键词:欧茨 悲剧 超越 一元论哲学观


内容提要: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虽然在其悲剧作品中描绘了现代人在充满苦难的现实社会中梦魇般的生存际遇,但是却深知人类心灵深处的动力,对于人类的坚韧顽强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始终秉持乐观主义态度。在其早期悲剧小说《人间乐园》和《奇境》中,主人公的“此在”或是因其本性受到遮蔽而痛苦地沉沦于世,或是在与他人的“共在”中迷失于主客体关系之中。然而,他们最终在暴力或爱的关系中超越了以物质主义以及理性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等时代精神为主导的现代美国文化,回归到了生存的本真状态,彰显了人性的价值和尊严。欧茨的悲剧创作超越了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哲学,其一元论哲学视角体现了欧茨作为一名伟大的悲剧艺术家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转型之可能性的反思。

后现代文学书写中的图文叙事

——以《冠军的早餐》和《渴望之书》为例


许 晶

关键词:图文叙事 褶子 身体 历史 死亡 生成


内容提要:图文叙事是后现代文学书写的诗意表达,图文形成叙事的“褶子”,“褶子”的折叠与展开使意义不断生成。加拿大后现代诗人科恩和美国后现代作家冯内古特在作品中收录了多幅手绘图,图文的流动打破了文学单一的文本性,离散了意义的“中心”,使意义处于不确定、异质和杂糅状态中;同时,人物及读者的身体也借助图文的褶子,从严格的社会规约与管控中逃逸出来,展现了生存的多种可能性;而传统的历史及死亡概念,也在图文的缠绕中消解,万物沉浸在模糊的混沌和愉快的生成之中。图文叙事的“褶子”演绎了后现代文学书写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


德里罗《地下世界》中的历史书写与伦理沉思


刘贻伟

关键词:德里罗 《地下世界》 历史书写 伦理沉思


内容提要:堪称“冷战史诗”的《地下世界》集中体现了德里罗在历史书写中探讨伦理问题的小说创作思路。从一只承载着诸多个体与集体记忆、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棒球出发,小说不仅阐释了主人公尼克在记忆建构中反思个人成长史的行动,而且思考了如何让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在后冷战时期建立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国际关系等具有现实导向的问题。小说对个体、社会、国际三层伦理的考察表明,摒弃偏执片面的思维方式、以敬畏之心克制非理性欲望、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交流对完善个体生命、追求社会和谐及国际关系稳定极为重要。这也正是德里罗在小说虚构中所要完成的伦理沉思


从戏剧剧场到后戏剧剧场:

谢弗“剧场性”新探


范 浩

关键词:谢弗 剧场性 后戏剧剧场 当代英国戏剧


内容提要: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以严肃主题和异乎寻常的大众感召力著称,其作品不仅享誉欧美剧坛,在中、韩等亚洲国家也深受欢迎,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囿于精英主义的影响和传统研究视角的桎梏,现有研究对于其创作的核心特质尚未给出完全令人信服的阐释。本文拟借助德国学者雷曼的后戏剧剧场理论,在当代戏剧发展的脉络中对其创作理念与实践做进一步考察,以期从戏剧形态、审美定位、舞台呈现、演员赋权四方面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理论热的消退与英文系的未来

——从杜克大学英文系的一段往事谈起


陈后亮

关键词:杜克大学 英文系 理论的终结 斯坦利·费什 后批判


内容提要:斯坦利·费什在1986至1992年担任杜克大学英文系主任期间,以其超凡的能力广揽明星学者,汇聚一大批当时全美最杰出的理论家,使其从一个传统学术机构迅速成为引领理论潮流的批评重镇,一度被誉为“前沿文学研究的首都”。但因为各种内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费什打造的“批评帝国”自90年代以来解体,导致杜克英文系又快速衰退。杜克英文系的兴衰史就是一段理论兴衰史,它的故事就是整个英文学科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缩影。回顾梳理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反思英文学科的当下困境,尤其是所谓理论的终结以及文学批评的再合法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西方文论关键词:


跨界小说


张生珍

关键词:跨界小说 跨界阅读 跨界写作 流行文化 儿童文学


内容提要:“跨界小说”这一术语的出现与儿童文学批评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主要包括两个领域:跨界阅读和跨界写作。“跨界阅读”指代跨越年龄界限的阅读,即成年人阅读面向儿童读者的小说或儿童阅读面向成年人的小说。“跨界写作”指代成年人为儿童读者创作或未成年人为成年读者创作;近年主要指代同时为成年人和儿童读者写作,但以儿童读者为主的现象;在狭义上则指代成年人创作的某部作品同时吸引了儿童读者和成年读者。只有从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跨界小说,才能充分理解其发展趋势、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本文主要以儿童文学中的这一现象来说明世界文 学范围内的跨界现象。

西方文论关键词:


空虚


岳剑锋

关键词:空虚 神秘主义宗教 政治批评 文学批评


内容提要:空虚形象和主题在现当代文学中大量涌现,“空虚”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延展和丰富:在从神秘主义神学阶段到当代意义的嬗变过程中,由于神秘主义神学、哲学、佛教禅宗、政治批评和文学批评等的贡献,空虚的含义包括了创造与反创造、虚无与充盈、堕落与净化、疾病与康复、苦难与新生、贫乏与统一、反抗与重建以及创伤与复原等对立性的内涵。到了现代,此概念逐渐演变为一种东西合璧的意义,因而成为一些批评家和作家对抗理性中心主义、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的 有力武器。

论友谊


汪民安

关键词:友谊 政治 德性 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欧洲友谊观念变迁史。亚里士多德关于友谊的观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只有好人才能做朋友;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友谊是城邦政治的必要纽带;友谊是人性的实现,等等,这些对后世的友谊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西塞罗将好人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友谊开始逐渐转向了私人性的一面;蒙田则完全淡化了友谊的政治功能,友谊完全是私人领域的交往。他也不强调朋友双方都应该是好人这样的经典观点。而培根则离亚里士多德最远,他打破了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这样的经典观点,对培根来说,朋友可以和自己分离,朋友是一个他者,而且朋友可以对自己有物质上的帮助——所有这些都背离了前人的友谊观点。

城市中的欲望:物质、梦想与符号


尹 星

关键词:德莱塞 菲茨杰拉德 多斯·帕索斯 欲望 城市


内容提要:本文研究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三位美国作家笔下的城市以及城市人的欲望,认为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展现了美国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转型时期以物欲为驱动力的城市生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聚焦工业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主人公的欲望连同其承载的梦想终究不过是破灭的幻觉;而在多斯·帕索斯的小说《曼哈顿中转站》中,各种符号和话语碎片作为能指占据了城市的主导位置,人们的欲望也如作为中转站的城市一样,始终指向下一站、指向缺席的所指。

在未来遭遇现在:

“新西兰来客”和维多利亚人的未来历史焦虑


肖一之

关键词:新西兰来客 维多利亚文学 进步史观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于维多利亚时代流行的文化符号之一“新西兰来客”。通过截取维多利亚时代文化话语对这一符号的具体运用,本文从细节入手重新讨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意识这一经典课题,意在论证“新西兰来客”的流行源于维多利亚人对自己时代在未来的历史定位和评价的焦虑。激活这个文化符号使得维多利亚文化精英可以从当下抽离,甚至主动设想如何保全当下的成就从而保证未来人对自己的时代有正面的评价。这种争取未来人认可的紧迫感正源自线性史观对进步的强调所带来的焦虑,而“新西兰来客”正是这一焦虑在文化话语中的落脚点。

《劝导》中的情感具身认知与情感应对策略


陈毅栋

关键词:奥斯丁 《劝导》 情感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结合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情感研究成果与18世纪的情感话语场域,对《劝导》中的具身情感进行一番探析。本文认为,在《劝导》中具身的情感和观念性情感之间出现了一种脱嵌,具身情感的潜移默化在男女主角的复合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劝导》中的具身情感在小说中往往表现为一种过度的具身认知,超出了意识的掌控能力。由于具身情感认知的根深蒂固的内在扭结,以及它与社会情感体制之间的潜在冲突,奥斯丁在《劝导》中采取了一种更为灵活和复杂的情感应对策略。

“为你们自己阅读”

——希利斯·米勒访谈录

周 敏

关键词:米勒 伦理转向 气候变化批评 解构主义


内容提要:此次访谈涉及文学研究的多个面向,从文学的命运、阅读体验、伦理转向到文学教学、气候变化、批评理论等重要议题,是米勒教授晚年对自己文学生涯的一次回顾性总结和深入思考。他对美国文学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内部学术上的分歧有亲身体察和洞见,是我们了解此一话题的第一手宝贵资料。他还谈到了不为中外读者熟悉的一些个人经历,比如他离开霍普金斯加盟耶鲁大学、随后离开耶鲁加盟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细节,以及他担任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的工作感受等等,这些信息对我们全面了解米勒先生的学术生涯具有独特价值。

评奥尔特新著《纳博科夫与现实世界:

在欣赏与防御之间》


郑 燕

关键词:奥尔特 纳博科夫 现实世界 自我意识 传统


内容提要:《纳博科夫与现实世界:在欣赏与防御之间》是美国著名宗教学者、文学评论家罗伯特·奥尔特新出版的一部纳博科夫批评文集。如书名所示,这部文集的主题紧紧围绕纳博科夫与现实世界之间既融洽又紧张的关系而展开,试图阐明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是实现其道德关怀、政治介入乃至重塑现实的艺术手段。作者运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考察方法,证明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是作家主体意识与文体风格共同营造的更为“真实”的现实,也因此具有更为“真实”的历史维度。此书论证方法缜密,结论新颖,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纳博科夫研究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推荐阅读: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1期
外国文学︱声音文化研究:界说、类型与范式
祝贺《外国文学》进入文学类学术期刊Q1区!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