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区域与全球发展》2021年第2期 目录摘要

2021/04/26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与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内能源合作


许勤华  袁淼

关键词:亚太经合组织(APEC);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能源国际合作;区域能源合作


内容提要:从1989年开始至今,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在机制内开展了一系列多边能源合作,并形成了以下特点:区域内绿色发展需求显著增加,域内经济体能源合作互补性提升,次区域合作推动域内共同发展,能源合作倡议起基础性作用等。相关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和较大潜力。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宣告达成,涵盖15个成员经济体的最大自贸区就此成立。协议的签署有效维护了多边主义原则,促进了亚洲能源共同市场的建立,推动了合作内容及领域的优化升级,拓展了合作主体并维护了能源贸易与投资的透明度与便利化。自贸区的建立符合APEC成员的能源合作需求,进一步推进了能源清洁化发展方向,提升了现有合作倡议的有效性及未来机制化水平的发展进程,对亚太地区能源机制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外溢”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与网络恐怖主义区域治理


蒋也好 刘雪迪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治理;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网络恐怖主义


内容提要:上海合作组织是供给欧亚地区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重要平台。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这一新型安全威胁时采取的区域治理举措和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治理成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为基本分析框架,阐释了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反恐类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理念的建立、供给机制的完善和供给内容的发展,研究其在产品机制、种类和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以期在未来进一步提升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反恐类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多层次功能补偿下的国际组织扩员研究——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为例


彭昕

关键词:低效制度;扩员实践;功能补偿;上海合作组织


内容提要:通常认为,面临提质需求的国际制度理应优先进行内部建设,而非向外拓展。然而,对上海合作组织首轮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尽管其内部存在制度建设问题,国际组织仍然完成了扩员并持续运行。为什么提质需求更为迫切的制度会做出扩员选择?在跨区域研究视角下,成员国的异质性背景、决策机制的协商一致原则和外部制度的功能竞争,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一种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结构性低效。而借由扩员可以纳入替代资源、扩展合作路径,强化跨区域制度在国际、区域和国家个体层面的影响,对制度收益予以补偿。这种在结构性低效背景下以“多层次功能补偿”为核心的扩员现象,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案例中得到了证实。

美国—东盟安全互动机制:进展、动因与前景


景丽娜

关键词:美国;东盟;安全互动机制;安全共同体


内容提要:受美国安全战略调整与对外合作拓展、东盟中心地位强化与成员国平衡战略实施,以及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发展与大国力量对比变化等因素的驱动,美国和东盟的安全互动逐渐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规则方面,战略沟通与条约管束相融合;在内容方面,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在形式方面,以美国为中心,双边与多边并重等。美国—东盟的安全互动机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美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深入以及平衡大国在东南亚的影响意义深远。美国—东盟的安全互动机制未来如何发展,还将受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东盟政策方向选择、大国干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欧盟“再工业化”背景下西班牙的出口市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全球经济治理视角


隋广军  郁清漪

关键词:再工业化;西班牙;出口技术复杂度;全球经济治理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2008—2017年西班牙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分类市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异质性影响,探讨了欧盟“再工业化”转向背景下西班牙出口市场战略选择问题以及应对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路径。研究发现,西班牙人均GDP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工业振兴。在“后危机时代”,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对西班牙出口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作用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西班牙应立足制造业,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向“东西互济”转型。


印度尼西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知与应对策略


韦红  徐晓芳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印度尼西亚;认知;对策


内容提要:2018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逐步升级,对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各界认为:一方面,贸易摩擦给印度尼西亚经济带来了挑战,冲击了相关产业出口,使其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贸易摩擦也会给印度尼西亚带来发展机遇,得到贸易转移、吸引外资的机会。但是,印度尼西亚各方都认为需提高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抓住贸易摩擦带来的发展机遇。为应对贸易摩擦威胁,印度尼西亚采取多种应对策略:对内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对外积极寻求双边与多边合作,增加投资与出口。

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FDI的关系研究


张雅  韩莉  张峰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FDI;VEC模型


内容提要: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以下简称“人民币FDI”),即境外机构和个人可以用人民币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此举一方面增加了境外人民币的用途,并且增加了非居民对人民币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拓宽了境外人民币回流的渠道,完善了人民币的国际循环机制,有效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FD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此,我国应继续完善人民币FDI的风险防控体系,多方协调以促进二者的进一步发展。

新加坡自贸区的制度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猛  胡振娟

关键词:新加坡自贸区;法律制度;管理制度;自由贸易试验区


内容提要:新加坡自贸区的成功在于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先进的管理制度。本文通过透析新加坡自贸区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管理制度创新,详细了解新加坡自贸区制度的建设现状与环境,能够以此为鉴推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发展。对标新加坡自贸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要适时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转变自贸区行政管理模式,坚持经贸自由化政策,深化赋税制度改革,并进一步开放区内金融市场。

土耳其军人国家体制及其困境: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的分析


张剑波

关键词:土耳其;军人国家体制;国家—社会关系;政治化;国家化


内容提要:关于土耳其军人为何发生周期性政变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拟从“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土耳其共和国军人为何发生周期性政变。在凯末尔时代,军人代表国家、军人保护“凯末尔主义”的观念和制度逐渐确立,军人国家体制渐渐成型,但这一体制没能实现广泛的政治整合。在民主化阶段,代表国家的军人与社会基础更好的政治精英发生激烈对抗。西方军政关系理论的前提预设一致认为,军人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从而保证军人国家化,但土耳其的军人却通过政治化的方式实现了国家化。土耳其在有限政治整合的情况下进行民主化,以及军人政治化与国家化,是理解土耳其军人周期性发动政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