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外国文学》2021年第2期

2021/04/07



主编 金莉


本期摘要

情书无语,身体有言

——论歌德小说《亲和力》的情书书写与活人静画


杨 劲

关键词:歌德;《亲和力》;书信;媒介;活人静画;艺术


内容提要:论文拟针对歌德长篇小说《亲和力》的情书书写与活人静画,具体勘查情书这一书面爱情沟通媒介在歌德晚期作品中的式微退场及其深层原因,以及取而代之的神秘身体感应和拒绝沟通的沉默状态。人物的无语必然增加文学进行人物塑造的难度,而借助活人静画这一跨媒介的艺术形式,作品将静画描述与剧场再现相结合,凸显同一艺术媒介在两位女性角色的表演中展现出的不同内涵,从而实现对人物的对照式深度刻画。论文由此挖掘活人静画在歌德时代介于模仿与拟像之间的张力关系,探讨文字的媒介性以及文字所实践的跨媒介艺术。



文明仿制与自治恐惧

——卡夫卡两部作品中的认知批判


韩 嫣

关键词:动物话语;卡夫卡;混合形象;现代文明;存在的异化


内容提要:西方历史中有关动物的话语在19和20世纪之交发生了重要转向。现代生物学理论与生命哲学思潮的诞生颠覆了人与动物间固有的绝对差异论,同时,对两者“同质性”的思考也不断涌现。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创作了大量人与动物的“混合形象”。它们打破了西方惯常的话语逻辑体系,并在一种回归原始的陌生化视角中反观及反思人类文明的现状。卡夫卡在《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与《地洞》这两部中篇小说中,塑造了两个成长方向完全相反的角色。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进化史中的两个阶段,即理性的启蒙以及理性中心主义的极端化,而这正折射出20世纪初西方社会对现代文明与人类发展的认知状态。

“我在研究你们”

——从认知诗学的视角解读《卡尔腾堡》


武 琳

关键词:认知诗学;图形—背景;吸引因子;图形人物;《卡尔腾堡》


内容提要:在小说《卡尔腾堡》中,断片式的叙述结构使时间和空间交错跳跃,这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困难。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文本中存在突显内容,读者的注意力受吸引因子的引导,围绕图形人物动态向前迈进。图形—背景理论能够帮助读者克服《卡尔腾堡》叙述表层的支离破碎,在深层次上建立文本关联。通过对《卡尔腾堡》的认知诗学分析可见,小说的图形人物是冯克和卡尔腾堡教授,围绕在两人身上的吸引因子则大多与教授的研究内容相关。卡尔腾堡教授真正从事是将动物行为学应用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他与冯克之间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这一点正是解读图形人物、建立文本关联的关键所在。



对话式叙事中的逻各斯悖论:

《洼地》的帝国反思


梁晓晖

关键词:《洼地》;编史元小说;英帝国;逻各斯;可能世界叙事


内容提要:英国当代作家斯威夫特的《洼地》,因包含大量有关历史真伪的探讨,被奉为宣扬历史相对主义的编史元小说经典。但历史相对主义只是人物汤姆的一时观念,是作者通过叙述者/人物以对话式叙事结构反复论证并予以否定的。汤姆作为业已衰落的前帝国知识分子代表,探讨的问题都指向作为西方思想源头的希腊哲学中有关逻各斯的观念,包括是否存在上帝这一共相,历史殊相背后是否存在可被认知的真实,后现代思潮下人类以何为精神寄托等。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折射出当今西方思想中的逻各斯悖论。作品也暴露出,作为前帝国国民,作家在进行自我批判时无法将第三世界他者纳入西方主体考量视野的思维局限。

多维时间与伦理身体

——石黑一雄《别让我走》中的后人类伦理


安婕

关键词:石黑一雄;《别让我走》;时间;身体;主体;后人类;伦理


内容提要: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是时间叙事与悖论书写互为表里的典型文本。叙事时间打破线性逻辑,现在成为过去之潜能的现实化而为未来所遴选。它表现于记忆,与空间结构相交叠,关乎伦理并负载于名字之上。这与后人类理论把“后”理解为“将来—现在”相呼应。多维时间叙事指向主体的异质组合性和瞬时性。人类把克隆人物化,而克隆人则通过人类的再现逻辑尝试主体化。但在物质技术介入人类生命的后人类时代,主客体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身体在界限上的往返僭越与时间叙事的多维扩张相辅相成,彰显了一种后人类伦理。


脱欧文学: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新方向


黄 强

关键词:脱欧文学;英国脱欧;脱欧小说;英国当代小说


内容提要:脱欧文学(BrexLit)是一类新兴文学类型,集中出现在2016年至今的英国文坛,特别是英国小说领域。其名称由“英国脱欧”(Brexit)和“文学”(literature)两词组合而成,由英国学者克里斯蒂安·肖于2018年首先公开提出。植根于英国历史文化传统,受到2016年英国脱欧事件的触发,以小说为代表的一系列脱欧文学作品直接回应或间接影射了英国退出欧盟的历史史实,同时探讨了英国脱欧后产生的诸多社会、文化、经济、种族和世界主义发展问题,其常涉及的文学话题包括国家身份、情感、共同体构建等。通过分析脱欧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脱欧小说的创作特点、主题与内涵,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代英国小说发展的现状及其与英国当下社会政治文化间的关系。

《还乡》中的自然与“现代的痛苦”


邹文新

关键词:哈代;自然;现代境况;痛苦;黑暗


内容提要:《还乡》中的主人公们兼具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经历,身处蛮荒的爱敦荒原却又有文化上的追求。主人公们的这种特殊境况反映了身处自然中的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对爱敦荒原的刻画体现了哈代对现代境况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基于情感的、高度个人化的审美视角。本文从小说主人公们面临的精神困境出发,探讨自然与时代的微妙联系以及主人公们特殊的现代境况;同时,通过分析爱敦荒原的黑暗特质,结合哈代的艺术观点,尝试探究小说中所反映的现代问题如何间接地塑造了这部小说的艺术风格。


菲尔丁小说对新古典主义传统的“扬弃”


张 欢

关键词:仿英雄体史诗;滑稽讽刺作品;评价式现实主义;形式现实主义;反讽


内容提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亨利·菲尔丁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山鼻祖的地位饱受争议。众多批评家把菲尔丁背离形式现实主义的原因归咎于其新古典主义思想。然而,新古典主义传统与菲尔丁小说创作的关系并非可以如此简单概括。菲尔丁对新古典主义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扬弃”。本文聚焦于菲尔丁中后期的小说创作,探讨其对新古典主义文学传统的颠覆与继承。正是基于对新古典主义可信性原则的坚持,菲尔丁发展出了评价式现实主义。此外,菲尔丁受滑稽讽刺作品影响形成的嘲讽性评论和语气,深刻地影响了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反讽修辞,发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先声;其对道德化人格名称的改造也预示了后世现实主义小说社会心理描写的新趋向。

尼采—德里达—卡斯:

何为自由游戏中的自由?


童 明

关键词:逻各斯中心;多元主体;语法学;符号学;有限游戏;无限游戏;肯定生命


内容提要:在连接尼采、德里达、卡斯理论的语境里,本文探讨何为自由游戏中的自由。将游戏概念引入现代哲学的是尼采,而将此概念明确为“自由游戏”的是德里达。他们共有的洞见是:西方哲学以二元对立形成的“真理”,往往造成不自由状态,自由就是摆脱不自由;德里达将此“真理”的构成法简称为“逻各斯中心”,以此为解构的主要目标。尼采在“肯定生命”的大格局中,以“多元主体”为游戏主体,将解读、视角、差异、修辞等游戏方式引入哲学思辨。卡斯对游戏的自由或不自由讨论的扩展,在于他提出“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并将两者的区别在各个领域细化和深入。



生命写作


贺秀明

关键词:生命写作;传记文学;研究动态;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生命写作是关于叙述者自己或者他人生活经历、生命历程的写作,包括自传、传记、回忆录、书信、日记、邮件、博客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学界逐渐厘清生命写作与传记文学的区别,认为生命写作不再是精英群体的专属,而是作为一个新的叙事研究领域,为我们研究多元化的生命主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1世纪以来,西方学界逐渐打破地域、文化和学科的局限,将生命写作与国别、族裔、文化、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历史、战争创伤、媒体等结合起来进行多元化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当今中国生命写作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传记文学研究,我们需要对接国际研究动态,拓宽研究内容和思路,进一步开拓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模式。

残障研究


杨国静

关键词:残障研究;不正常的人;残障书写;疯癫;后人类主义


内容提要:术语“残障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批评话语体系,随即成为文学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残障研究与医学无关,它不研究致残疾病的消除和伤残康复,而是将残障视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旨在探索残障个体如何被构建为“不正常的人”进而被排除在社会参与体制之外的过程、意义和社会学根源。残障研究为我们重估文学史上的残障书写传统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残障人物形象、残障作家及其创作,以及疯癫、后人类主义等相关艺术主题的理解。


谁是“无头骑士”?

——《睡谷传奇》中的文化记忆建构


于 雷

关键词:欧文;《睡谷传奇》;无头骑士;文化记忆


内容提要:华盛顿·欧文在《睡谷传奇》中塑造的“无头骑士”虽有情节意义上的角色独立性,但却延续了其文学原型在德国民间故事中早已预设的身份混杂特质,进而成为霍桑在《红字》序言中表达个人政治失落之际所引以自嘲的矛盾并置——文弱“秀才”克莱恩与复仇“硬骨”布洛姆。本文拟藉此为问题的出发点,通过聚焦于作为欧洲文化幽灵象征的“无头骑士”与克莱恩及布洛姆这两个核心人物发生的角色重叠,分析早期美利坚民族文化身份的“无头性”如何借助欧文在《睡谷传奇》中植入的“驱魔”“反驱魔”乃至“自我驱魔”等话语策略,隐喻性地引发了一场围绕欧洲古风情结所进行的扬弃,暗示早期美国民族文化记忆赖以建构的独特手段。

关于移动空间的书写

——旅行文学批评谱系及其跨学科交叉阐释


黄丽娟

关键词:旅行文学;旅行文学批评;后殖民范式;跨学科交叉阐释


内容提要: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深入,旅行文学从西学界少人问津的亚文类一跃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文本场域,后殖民、女性主义、人类学、地理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者都将学术兴趣转向旅行书写,纷纷探讨其诗学与政治、文学审美与文化再现。本文认为旅行文学作为亚文类浮出文学研究的历史地表,在于其不仅承载着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和社会文化元素,更有着跨种族、跨语言和跨学科的动态特质。论文对旅行文学范畴、研究谱系及其跨学科性质进行耙梳,以期对国内旅行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打破镜来,与汝相见”

——夏目漱石《门》中的镜子意象与禅宗救赎


解 璞

关键词:夏目漱石;《门》;镜子;禅宗;救赎


内容提要:《门》是夏目漱石最具宗教色彩的作品,参禅情节堪称其点睛之笔。在参禅前后,镜子意象相应出现,与宗助夫妇的自我认识及禅宗思想密切相关,但学界尚未对此深入考察。本文从宗助夫妇对镜的场景入手,考察其苦恼的本质,并结合当时的禅宗语境,探讨“打破镜来,与汝相见”带来的救赎,揭示小六作为救赎契机的关键作用。从镜与禅这一全新角度重释经典,不仅可以重审其中的救赎问题,而且可以发现《门》作为漱石文学转折点的重要意义。


公共讲演与公共表演:

《拉撒路夫人》的自白表征


曾 巍

关键词:自白诗;西尔维亚·普拉斯;《拉撒路夫人》;公共传播;传播媒介


内容提要:批评家多认为自白诗具有自传性,可做传记式阐释。但如将自白中的讲述看作传播过程,可进一步考察传播对象与媒介。从这个角度分析被视为自白诗典范作品的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拉撒路夫人》,可以发现:诗中的女性主角是作者的代言人,通过向观众讲述自杀和复活的经历,将私人话语向公共领域敞开;她还通过展示被剥夺的身体、被渴求与消费的身体、被牺牲的身体,像演艺明星暴露于公众凝视之下,造成轰动效应。诗的完成,经历了从手写稿到打印稿的修改过程,打字机从功能上将书写与出版融为一体,意味着诗人在写作中已将通过发表获得大众读者认可放在了重要位置。因此,自白诗可以看作诗人面对大众的公共讲演与公共表演。


合众国的黑暗面:《英岛》中的政治隐喻


冯立红

关键词:赫尔曼·麦尔维尔;《英岛》;政治隐喻;美国扩张主义


内容提要: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英岛》具有极强的政治隐喻性。它创作于美国企图吞并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历史节点,不仅暗中回应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政治家与文学家热衷讨论的美国版图扩大问题,而且还隐含着作者对美国例外主义的批判。麦尔维尔在小说中仿拟了美国例外主义的宗教和政治话语,揭示了美国向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在内的太平洋和南美洲扩张的企图,并通过多处隐喻揭露了美国扩张主义的罪恶行径与无望未来。


情感、性别和伦理

——评戈尔的《19世纪小说中的残障叙事》


郑洁儒

关键词:残障叙事;19世纪小说;情感;性别;伦理


内容提要:克莱尔·戈尔的学术著作《19世纪小说中的残障叙事》论述了狄更斯、柯林斯、夏洛特·扬、戴娜·克雷克、乔治·爱略特和亨利·詹姆斯六位维多利亚时期作家笔下的残障叙事。通过文学残障研究这一跨学科视角,该著作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别维多利亚小说中的残障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并揭示了19世纪的残障观念及残障叙事在情感、性别、伦理等维度的纵深发展。戈尔的研究既为维多利亚小说的阐释提供了新视角,又从文学角度阐发了残障概念在19世纪英国社会的历史嬗变与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