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期刊概览:《区域与全球发展》2020年第6期

2020/12/18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6-定价40元.jpg


本期目录


目录.jpg


本期概览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新冠肺炎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应对分析


陈本昌  崔日明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态;经济理性;合作共赢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是“灰犀牛遇见黑天鹅”性质的事件,对世界各国及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二战”以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有可能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终结,但会开启另一轮的“全新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的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全球价值链会产生不同影响。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战斗,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防止出现经济危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最终战胜疫情,需要世界各国摒弃意识形态的偏见、超越经济理性,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只有如此,世界经济才会避免陷入混乱局面。


特朗普政府生物安全治理:改革与限度


徐磊祥  许启启

关键词:特朗普政府;生物安全;治理;新冠肺炎疫情


内容提要:特朗普上任后对美国的生物安全治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推动行政机制变革的同时,还重视发展生物科技,但在国际合作领域却“开倒车”。这些改革是对生物威胁的重点领域发生转变、生物安全治理的专业化要求等现实治理形势的回应,最终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领域的霸主地位。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在推进生物安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生物安全治理机制运行不畅,生物安全关联产业回迁困难重重,美国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领导力下降等,这将对美国未来进一步开展生物安全治理带来挑战。



美、意、韩三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

模式差异探析——基于国家自主性视角


于少龙

关键词:新冠肺炎;国家自主性;国家中心说;比较政治


内容提要:美国、意大利、韩国虽然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面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时,这三个国家的政府发挥的作用却不一样,取得的抗疫结果也大不一样。本文拟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来透视这一问题。国家自主性理论有其演进脉络,以斯考切波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学说视角下的相对自主性理论与当前的国家主义复潮趋势相近,但也存在时代背景不同的差异。在综合分析各国抗疫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背景,通过反思斯考切波理论观点,本文分析了影响国家自主性的三个显性因素,即国内阶级状况、国家传统与价值观。在各国政制普遍存在张力的情况下,不同的阶级力量、国家追求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自主性程度。



共建“一带一路” 实现中菲合作创新——基于菲律宾中国观调查分析视角


汤文君  李莉文

关键词:菲律宾中国观;“一带一路”;杜特尔特政府


内容提要:本文以菲律宾政界、学界及主流媒体为调查对象,分析、研判2016年以来中国在菲律宾的形象和文化传播,并提出相关对策。研究发现:杜特尔特政府总体上对中国持友好、开放的态度;学界主要关注菲律宾华侨群体研究;中国流行文化开始在菲律宾产生较大影响。研究建议,提升中、菲两国人文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层次,加强两国主流媒体间的战略合作,助推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创新。



东盟与俄罗斯军事外交:

现状、动力及前景


孙锦

关键词:东盟与俄罗斯;军事外交;地缘政治;周边安全


内容提要:军事外交或防务外交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本文重点研究了东盟与俄罗斯军事外交的现状,认为双边军事外交关系除了在武器贸易方面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外,双方安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强。此外,本文还从双方的现实政治安全环境出发,认为东盟基于地缘政治环境安全的目的以及俄罗斯基于大国战略的考量,双方在未来仍然具有推动军事外交关系发展的潜在动力。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对东盟与俄罗斯军事外交发展的反应和态度,认为:在宏观层面,中国应该维护好中俄、中国—东盟两组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微观层面,中国应该谨慎应对东盟与俄罗斯的军事外交发展给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的潜在挑战。




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冲资源而去?

——以巴西为个案的考察


王飞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资源攫取;中拉产能合作;巴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内容提要:随着资本的积累,中国资本输出的规模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并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净输出国。作为全球发展中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拉丁美洲吸收中国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同属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在拉丁美洲投资的驱动因素在中外学术界引发了较大争议,并认为中国冲资源而去。本文以拉丁美洲地区吸收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巴西为案例,研究了中国在拉丁美洲直接投资的特征事实和驱动因素。利用逐步回归法检验2003—2018年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巴西的投资以市场机会为主要导向、贸易机会次之,而资源并非中国投资的主要目标。此外,中国在巴西投资的规模相对稳定,巴西经济不稳定甚至经济衰退并未影响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



中国—中东欧“17+1”合作中的欧盟因素


张颖  贺亮

关键词:“17+1”合作;中东欧;欧盟;战略对接


内容提要: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是中国开展区域合作的一次创新。特别是希腊参与“17+1”合作后,“17+1”的内生性与外溢性特点更加凸显。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17+1”需要高度重视欧盟因素的影响。为此,中国既要通过与欧盟的战略对接来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也要通过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成果影响欧盟的对华态度与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17+1”合作中涉及欧盟法律及政策问题等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使中国与中东欧乃至欧盟的合作实现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主导”政策:

形成机理及其国内外影响


张锐  寇静娜

关键词:特朗普;“能源主导”政策;化石能源;能源转型;能源民粹主义


内容提要: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政府推出了“能源主导”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优先发展化石能源行业,加快煤油气的本土开发,扩大化石能源出口,较为消极地对待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等。“能源主导”政策是诸多因素叠加作用的产物,包括:“能源充足”时代及其引发的能源乐观主义,共和党与化石能源主产州在能源议题上的诉求,西方国家日益兴起的能源民粹主义及美国固有的对外霸权思维。在国内层面,“能源主导”政策延续了“页岩革命”以来美国油气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未能如预期般扭转煤炭行业的颓势,也未能真正阻挡美国的能源转型。在国际层面,该政策使全球油气市场进入供需持续宽松的状态,导致国际油价与地缘政治风险的高度脱钩;使能源贸易高度政治化,美国更容易对某些产油国实施高压制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造成恶劣影响等。基于美国的变化,中国需要思考两个战略层面的问题:如何与一个试图主导全球能源市场的美国打交道,中国如何积极平稳地推进能源体系变革。



2020年美国大选中的民主社会主义

浪潮:表现、原因及走势


张腾军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伯尼·桑德斯;美国大选;美国政治


内容提要:进入2020年美国大选周期,以伯尼•桑德斯等人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卷土重来,以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主张和走实、走深的草根运动,重塑了民主党初选乃至大选的政治议程。民主社会主义浪潮的再度兴起,既是底层民众对特朗普执政表现的直接回应,更是在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和公共卫生等多重危机交织下,民众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另一种寄托与探索。随着新生力量的不断涌现,民主社会主义运动仍将延续,在现行政治体制内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