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0年第6期

2020/12/18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非原创天才诗学”与蒲龄恩的《卡祖梦游船》


钱兆明

关键词:“非原创天才诗学”;蒲龄恩;《卡祖梦游船》;摘引拼贴诗


内容提要:美国评论家帕洛夫将仰仗摘引拼贴铸他人原创于一炉的诗学称为“非原创天才诗学”,将艾略特的《荒原》和本雅明的《拱门街计划》誉为现代主义“非原创天才诗学”的典范。英国诗人蒲龄恩于2011年发表的《卡祖梦游船》丰富提升了“非原创天才诗学”,这体现在:一、该诗一反以往摘引拼贴诗只引人文经典的定向,兼引自然科学经典;二、该诗打破以往摘引拼贴诗重点引西方经典的取向,兼引大量中国经典;三、该诗所引经典不仅注释晦涩诗文,还通过“弦外之音”反思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诗歌创作等敏感话题。本文运用帕洛夫“非原创天才诗学”的理念围绕蒲龄恩《卡祖梦游船》上述创新展开讨论。


预示重生的毁灭之象:《再度降临》解


傅 浩

关键词:叶芝;诗歌;再度降临;象征;神秘哲


内容提要:威廉·巴特勒·叶芝的《再度降临》一诗是其中期名作。一般认为它是一首“预言诗”,预言了即将到来的新纪元以及此前发生的大破坏。然而,此诗的内容并非如标题所表示,是关于基督教的救主耶稣再度降临人世的传说本身,而是借题发挥,以象征手法写基于历史循环说的新旧文明交替之前的不祥征兆。本文尝试调动文本、泛文本、文本间、文本外的种种证据,加以分析考察,综合研判,以发掘作者本意为旨归,尝试解释该诗的字面意思及深层意义。



论乔伊斯美学思想的民族性


申富英

关键词:乔伊斯;美学思想;民族性;非个性化;流亡美学


内容提要:乔伊斯的美学思想与他对爱尔兰民族命运的关注息息相关。基于爱尔兰的历史和政治形势,乔伊斯提出艺术应该“完整、彻底和明确”,应该满足“完整、和谐和光彩”审美三要素,艺术的本质是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同情、悲悯、愉悦等静态情感,艺术应该非个性化。这些主张均与乔伊斯试图摆脱爱尔兰的家庭文化、宗教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民众的亡国奴文化及英国殖民文化的欲求息息相通。乔伊斯的流亡美学既是思想理论,更是行动美学,其动因是乔伊斯想借流亡与爱尔兰诸种政治、文化势力保持距离,从而探寻出基于兼收并蓄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杂糅路径。


乔治·爱略特小说的中产阶级性别建构研究


王海萌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中产阶级;性别建构


内容提要:乔治·爱略特的小说由于再现了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断裂和困惑,历来备受评论界关注,她的女性观因其含混性却一直饱受争议。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关注爱略特小说中的中产阶级性别建构,指出在中产阶级内部,性别角色的塑型源自社会空间的分割,性别的社会形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崛起。通过婚姻、职业和教育三种重要方式,中产阶级女性基本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以外,男性则利用这种排他性的文化建构实现个人价值,借以实现整个中产阶级群体的向上攀升。通过分析小说中女性的不可见性,可以发现女性的失语状态不仅是爱略特的写作策略,也是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建构群体身份的必要条件。


鲁滨逊三部曲中的“同性情欲”之辨


王晓雄

关键词:鲁滨逊三部曲;同性情欲;所多糜;男子气概


内容提要:鲁滨逊三部曲的“酷儿式”解读指出,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存在着同性情欲,这一解读引发了学界的争议。本文聚焦于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从主奴到同伴的关系变化,辨析出其中的同性情欲内涵及其生成原因。然而,笛福的创作意图却是要去同性情欲化,构建新型男性形象以完成其道德和政治目的。本文认为,由于笛福在创造新型男性形象时使用了旧式的男性话语,导致小说中出现了其极力避免的同性情欲。三部曲的同性情欲问题体现了笛福的创作意图和小说呈现之间的矛盾,这表明虚构文本在社会转型时期展现的新旧话语对于形塑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


罗斯金的寓言之辩:以斯宾塞的“七罪”为例


陈 辉

关键词:罗斯金;柯勒律治;七罪;丰富性;分离的意象;传统寓言


内容提要:罗斯金赞美寓言,与柯勒律治等19世纪众多批评家相左。兰道与斯普林格宏观把握了罗斯金这一立场的严肃性或前瞻性,但忽略了他对寓言艺术本身的分析。在罗斯金的解读中,斯宾塞的“七罪”展现了寓言图像的丰富性,图像中分离的意象依赖读者解读并作用于读者,在读者的参与下焕发出活力。罗斯金深知传统寓言艺术的魅力,它不同于18世纪以来抽象化的寓言。柯勒律治和罗斯金因着眼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寓言艺术引发了寓言之争,罗斯金回归了传统寓言艺术的本来之意。


女性作者身份焦虑与修正策略

——以西尔维娅·普拉斯为例


王冉 王楠

关键词:作者身份焦虑;普拉斯;修正策略;自恋心理;侵凌现象


内容提要:“作者身份焦虑”是用于研究女性作家创作心理的重要理论概念。它表现为女性作家身处男性中心主义社会中,缺乏作者身份的主体性,担心自己无法创造,无法成为文学史中的强者。本文以西尔维娅·普拉斯为例,探讨文学创作中“作者身份焦虑”问题。普拉斯的自恋心理源自她的“作者身份焦虑”,她采用了“疯女人”的修正策略来纾解“作者身份焦虑”。她隐匿于“疯女人”神秘面纱之下,遮蔽自己的真实性别面目,用迷狂式的书写方式,通过对阳具“菲勒斯”的想象,体验男性的生活境遇,反抗菲勒斯中心的传统文化,展示诗性正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


陈茂林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生态社会主义


内容提要:生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视资本主义制度为生态危机根源,生态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为解决危机途径;构建了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超越了生态伦理学的伦理批判和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生态主义的文化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研究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其对于资本主义技术使用、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异化消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于生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展望,为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批评提供理论资源;其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学观、社会观和历史观,超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生态批评,可望破解生态批评困局,推动生态批评发展。


神圣人


张 凯

关键词:生命政治;赤裸生命;主权权力;难民;例外状态;“集中营”


内容提要:“神圣人”是古罗马法中一种因罪而被排斥到政治共同体之外,可被任何人杀死的人物。阿甘本将“神圣人”这种时刻暴露在死亡威胁下的生命称之为赤裸生命,并认为其是主权权力建构政治共同体时必须加以排斥的基本要素。从这一角度出发,阿甘本分析了现代民族国家生命政治中鉴别和处置赤裸生命的机制:一方面通过民族与公民的区分驱逐难民;另一方面通过将例外状态作为日常治理的范式不断在普通公民中制造新的赤裸生命。由此,阿甘本认为集中营是现代政治治理中的典型空间,展示了主权权力对赤裸生命的无限暴力。


生命的分裂与无为:论阿甘本的“人类学机器”


庞红蕊

关键词:阿甘本;人类学;机器无为


内容提要:2002年,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出版了专著《敞开:人与动物》。该书的创见在于,它揭示了西方文化区分人与动物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人类学机器的运作过程。人类学机器与生命政治合谋,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权力”网络,一方面制造符合“人性”之定义的范本生命,一方面又生产不值得活的“赤裸生命”。如何才能终止人类学机器的运作呢?阿甘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无为”。这个方案看似无力,实则激进:它开辟出一片无知的领域,在这里人与动物和解,人性与动物性变得不可区分,人类生命内部不再分裂。


情感与观念:论文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


王晓路

关键词:情感;观念;文学;要素;功能


内容提要:情感作为文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文本的艺术编码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仅使文学文本与其他书写类型相区别,同时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具体的呈现方式有效地发挥出特定的观念功能。因此,文学书写总是在情感和情理之间展开,并构成文学独特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指向。本文以欧洲中世纪抒情诗和中国六朝时期由“志”转“情”的诗论为例,论证文学这一基本要素以及在相关文类中所具有的特定功能。文学中不确定的情感要素与隐含的观念功能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文学生产的特性,也是文学书写和文学批评视角发生变化的支撑点,并由此构成人文学术中的独特意义。


埃涅阿斯的暴怒


高峰枫

关键词: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史诗;愤怒;斐罗德穆斯


内容提要: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最后30余行,描写主人公埃涅阿斯在盛怒之下,不顾图尔努斯的祈求,将其杀死。以“哈佛派”为代表的现代解读,批评主人公未能抑制愤怒。但其他学者在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主义哲学中找到相关论述,证明埃涅阿斯之怒是正当之举。这场持续已久的争论,显示了文学解读和情感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


恐怖及其观众:

伯克崇高论中的情感、政治与伦理


陈 榕

关键词:伯克;崇高;情感;政治;伦理


内容提要:伯克的崇高美学中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能够从观看酷刑、示众等关乎他人受难的权力展演中体会到审美的快感?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既关系到伯克崇高论的情感观核心,即恐怖与畏惧等负面情感何以能够转化为审美的欣喜;也关系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恐怖诗学与暴力美学,即人们阅读哥特小说、观看恐怖电影的乐趣从何而来;此外,还联动着对美学研究的视域拓展,即伯克崇高论中隐含着怎样的政治编码、预设了何种伦理立场。本文期待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能够有助于厘清伯克崇高论中情感、政治和伦理之间的复杂缠绕,也为诸多征用了伯克式崇高美学的文化现象提供更为立体的阐释视角。


情感是什么?


金雯

关键词:文学情感研究;情感观念史;情感;情动;西方文论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梳理早期现代以来的西方情感观念,围绕情感是否能与认知整合这个问题勾勒出两种对于情感的认识和定义。首先考察从笛卡尔到当代神经科学中的“基本情感”论这条脉络,这条思想支流可以称之为情感“直观论”,总体上认为情感可以不依靠概念中介而直接进入意识,由此凸显认知与情感的相通性,以及主体的自洽和完整性。其次,从17、18世纪情感理论中找到与直观论不同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经由19世纪末期的精神分析理论一直通向解构主义情感理论,认为情感与情感概念之间有很多层中介,情感难以被清晰认知。这条脉络可以称之为情感的“符号论”,它告诉我们,情感并不为主体所拥有,深刻动摇了启蒙时期建立的人的主体性。


“都是些空话,空话,空话”

——《哈姆雷特》的悲恸书写


冯伟

关键词:《哈姆雷特》;悲恸;戏中戏


内容提要:中世纪炼狱的消失对于早期现代欧洲社会的死亡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葬礼在抚慰生者方面的功效也可谓差强人意。父亲的逝世与母亲的再嫁引发了哈姆雷特巨大的悲恸情绪却难以言表。年轻的哈姆雷特,无论他的眼睛落在哪里,看到的都是污秽、疾病、罪恶和生命的无意义。本文认为,哈姆雷特的“不作为”既不是出于所谓复仇的伦理禁忌,也不是犹豫的性格,或是俄狄浦斯情结等内心隐秘,而是因为一切行动都难以满足他对生命意义的渴望和情感寄托。另一方面,作为复仇手段的“戏中戏”令哈姆雷特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怀疑论,从乡村巡演回来的戏班子成为哈姆雷特唯一善待的对象,也是他能够取得某种程度情感认同的对象。


在历史中寻找历史本身

——评基泽尔《1918—1933 年德语文学史


徐畅

关键词:基泽尔《1918—1933 年德语文学史》;反目的论式撰史;历史化的文学史写作


内容提要:赫尔穆特·基泽尔2017年出版的《1918—1933年德语文学史》具有与其所叙述的历史长度不成比例的厚度,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基泽尔的反目的论式撰史态度和历史化文学史写作原则导致的。这两方面态度都力求尽可能重构时代政治、社会和文学生活现场,因此极大扩展了观察领域和分析材料的选取范围,大幅度增加了叙述的材料和内容。与以经典作家作品为线索的文学史相比,这种文学史具有更强的跨学科色彩。


诗学的倡导与当下的理论观察

——乔纳森·卡勒教授访谈录


郝运慧

关键词:卡勒;诗学;当下理论观察;理论创新


内容提要:本次访谈聚焦卡勒教授学术思想的嬗变和对当下文学理论的持续关注与观察。卡勒教授指出,其学术思想体系中共通的主线是对诗学的关注与倡导。在当今理论走向极其多元的背景之下,其中显著的变化趋势是美学兴趣的回归和心理分析的衰落;同时,叙事学的复兴以及“后人类”大杂烩概念的兴起是意义重大的领域。另外,卡勒教授建议中国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将研究与本国文化和语境相结合,加强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