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国际论坛︱迈向新时代的中日经济关系:机遇与挑战

2020/11/19


迈向新时代的中日经济关系:机遇与挑战


作者 | 张季风

本文选自《国际汉学》2020年第3期


内容摘要


  中国和日本都进入新时代,而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可能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中日关系将进入新时代,多重的新时代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但与此同时,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中日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中日经济关系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进一步强化中日经贸合作是中日两国的最佳选项。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变“危”为“机”。在共同抗击疫情过程中,中日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疫情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关系,这为中日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中日两国在双边贸易、双边投资、财政金融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的合作空间极为广阔,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以及新型传染病防控、应对老龄化社会等方面的合作更是大有可为,迈向新时代的中日经济关系会更加行稳致远。


关键词

中日关系;中日经贸合作;美国因素;抗击疫情;第三方市场合作

作者简介

  张季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对中日经济关系而言,又出现了三个新时代,其一是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其二是日本进入了 “ 令和 ” 新时代,其三是中日关系迈向了新时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今后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为中日经济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日本进入令和时代预示着日本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也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2020 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日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疫情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关系,而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中日关系将进入新时代,这必将为中日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在多重新时代的背景下,中日关系不断改善,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不断增多,机遇也会不断增多。


  但还应当看到,中日经济关系还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中日两国之间一些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解决,还存在诸多隐患和变数;中日经贸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平衡。虽然第一阶段中美经贸协定已经签署,但并未改变中美长期博弈的大趋势。从全球视野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程度还难以估量,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给中日经济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的中日经济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的局面,保持清醒的头脑,变 “ 危 ” 为 “ 机 ” ,进一步加强中日经贸合作是中日两国的最佳选项。


一、中日经济关系的既往与现在


  回首以往,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虽然两国关系风风雨雨,一波三折,但经过长期的合作,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形成了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局面。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已经形成 “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 的合作格局,成为中日关系的 “ 压舱石 ” 和 “ 推进器 ”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日本通过对华贸易、直接投资、开发援助、科技合作等方式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宝贵支持,同时,日本也获得了巨大市场和丰厚利益,这是合作共赢的结果。以下分四个阶段,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经济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第一个阶段(1972—1978年),为双边贸易扩大时期。这一时期的中日经济关系虽然由过去的民间主导转为政府主导,但依旧是单一的贸易往来。与此前的 20 年的不同点在于,贸易规模大幅度增加,而且一直是稳步增长。1972 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仅为 10.38 亿美元,1978年猛升至48.2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中日贸易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技术贸易空前扩大。在这一时期,中日两国缔结了《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为双边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阶段(1979—2000年),为全面经贸合作期。这一阶段除了中日双边贸易持续扩大之外, 1979 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华实施政府开发援助( ODA ),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也开始对华直接投资,中日经济关系从此进入贸易、投资和政府资金合作的全面合作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日经济关系进入了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2001—2009年),为经贸合作深化期。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中日经济关系也进一步深化,不仅双边贸易额、日本对华投资额迅速扩大,而且中日之间在财政、金融领域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展开合作,特别是在 “ 走出去 ” 大战略下,中国企业开始对日直接投资,尽管投资额还很少,但毕竟结束了两国之间单向投资局面。这一时期,中日关系也出现新的变化,即从过去的 “ 政经双热 ” 变为 “ 政冷经热 ”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片来源:新华网


  第四阶段(2010至今),为经贸关系转型期。2010 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失落感增强,战略焦虑凸显。从中日关系的大背景来看,以2010年9月 “ 撞船事件 ” 为转折点,中日关系转冷,而在2012年日本政府悍然宣布钓鱼岛 “ 国有化 ” 后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伴随着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双边经济关系也出现剧烈波动。构成中日经济关系的四大支柱:双边贸易、双边投资、财政金融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几乎全线受阻。中日贸易额在2011年达到3429.9亿美元高点之后,2012—2016年出现连续5年负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2012年达到73.8亿美元后, 2013—2016年出现连续4年负增长,投资额降至高峰期的一半以下。同期中日财政合作、金融合作也几乎停滞。中日韩FTA谈判、 RCEP谈判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17年以来,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中日经贸关系也随之得以恢复。2017—2018年,中日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双双出现了两年的正增长。2018年可以说是中日关系和中日经济关系的丰收年,这一年中日双边贸易额恢复至 3276.6亿美元,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恢复到38.1亿美元。不仅如此,在当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期间,中日双方还举办了第一次 “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 ” ,签署了总额为180亿美元的52项合作协议。在“ 一带一路 ” 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标志着中日经贸合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8年这一年中日两国在金融合作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当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 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央行还签署了在日本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2019年4月中国银行东京分行正式开始日本人民币业务清算。更令人欣喜的是, RCEP 谈判在2019年年底取得决定性进展,达成框架协议,尽管印度最后退出。然而,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中日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又双双跌入负增长。尽管如此,中日贸易仍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按国别排名,日本依然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连续十二年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据商务部统计,长期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稳定增长,除香港及自由港以外,日本是我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区。


图片来源:海外网


  综观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经贸合作,虽然也出现过一些波折、矛盾与摩擦,但主流是好的。无论是双边贸易、双边投资还是财政金融合作都取得了健康发展,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毫无疑问,我国的经济现代化政策和改革开放是形成中日紧密经济关系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日经贸合作的扩大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密切联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如此巨大规模的中日经贸合作根本就无从谈起。但是,除了中国经济发展自身的原因外,中日经贸合作的互补性与互惠互利性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正是这种互补性与互惠互利性相结合,实现了中日经贸合作的长期良性循环。


……

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完整文章。



期刊介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内容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别和地区研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