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期刊概览︱《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期

2020/11/03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生成语法的界面关系研究

——起源、发展、影响及前景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石定栩

【关键词】句法自主、界面关系、制图理论、汉语立场标记


界面研究是生成语法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在纯净条件下研究句法,Chomsky 将语义、语音、语篇、语用等因素剥离出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主的句法”。

实际使用的语言是语法的各种子系统共同形成的,“自主的句法”还是要在一定阶段与其他子系统互动,形成界面关系。从早期的量项提升、疑问成分的逻辑形式移动、远距离约束和韵律句法,到近期运用左缘结构分析话语标记和立场标记,从界面关系出发的研究解决了不少单靠句法无法处理的难题。界面关系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为分析话语标记、立场标记在汉语句子中的地位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必要的技术手段。


超级构式:来自汉语语法演化史的证据


【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 石毓智

【关键词】:超级构式、被动结构、比较结构、处置结构、 演化规律


本文运用汉语语法演化史的证据,以被动结构的形成和功能的变迁为线索,确立了一种新的语法单位——超级构式。这级语法单位的确立有助于揭示语法演化的规律性,帮助人们理解语法化的动因、语法标记的功能变迁和语法手段的兴替,为探讨语言现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助于推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基于多维分析的学术语篇语体特征

的历时考察


【作者】吉林大学 姜 峰

【关键词】学术语篇、语体特征、多维分析、历时研究


本研究运用多维分析法,从五个维度考察学术语篇语体特征在50年间(1965-2015 年)的历时变化。研究表明:学术语篇的信息性不断提高,非叙事性描述加重,指代更加明确,非显性劝说功能日益增强,信息表达形式也愈渐具体化。研究还发现理工类学科的交互性语体特征有所增加,而人文社科类学科的信息性逐渐增强。学术语篇语体特征的历时变化反映出知识科技“商品化”和专业语篇“大众化”的社会情境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学科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动态发展。


英语存在句主谓非一致变异的

多变量研究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 郭鸿杰 张达球

【关键词】存在句、语法变异、语料库、非一致性


本研究采用变异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在逻辑主语为复数的语境下,英语存在句主谓非一致变异模式及其制约因素。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伦敦和渥太华两个英语地域变体中,主谓非一致存在句是一种常态,there’s 使用频率最高,there was 位居其次,但使用更稳定,历史更悠久。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句语法变异的显著制约因素包括时态、地域、限定词、极性及辨识距离。此外,尽管存在句主谓非一致结构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但其底层语法机制基本一致。该结果证明了存在句主谓非一致是一种有序而系统的语法变异。


变异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边缘情态动词

构式多元定量研究


【作者】大连海事大学 孟庆楠 罗卫华

【关键词】:英语边缘情态动词、need、构式交替、多元定量研究


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变异语言学视角,借助COHA语料库和R统计软件,对影响英语边缘情态动词构式“need (to) V”变体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在美式英语中的历时演化路径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1810-2009年间,该边缘情态动词逐渐倾向于与全称不定式连用;影响其不定式补语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小句的取向”、“年代”以及“动词的语法及物性”。此外,对于一些情态need与实义need 相融合的情况,本研究认为这主要是受到了一些含有need(s)的固化习语的影响,这些习语中作为名词或副词使用的need(s)经过重新分析机制,逐渐演变为作为动词使用的融合need,后又被规范为实义need,从而充当由情态need向实义need用法过渡的桥梁。


汉英双语者英语水平测量方法的

比较研究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张才蕙; 中央民族大学 张海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小庆 杨 静

【关键词】汉英双语者、二语熟练水平、快速编班测试、语言背景调查问卷


双语研究必须明确双语者的二语熟练水平,然而目前并没有统一、高效的二语

熟练水平测量方法。本文以103名英语高水平(英语专业)和102名低水平(非英语专业)的汉英双语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全国标准化英语四级考试(CET-4、TEM-4)的得分作为其二语熟练水平的校标,考察了汉英双语者研究中五种常用英语水平测量方法的得分与校标的关联,并对比了这些关联在英语高低水平组间的差异。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快速编班测试(QPT)和语言背景调查问卷(LHQ)的整体英语能力自评分数能有效预测不同英语水平受试群体的英语能力;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4)、图片命名测试(PNT)、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测试(LexTALE)的校标效度受汉英双语者英语熟练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建议未来汉英双语者研究综合QPT 与LHQ 整体英语自评得分,以高效、准确地测量受试的二语熟练水平。


中国英语学习者变量约束加工的

眼动研究


【作者】南京邮电大学 贾光茂

【关键词】:句子加工、代词解读、变量约束、眼动


代词解读中的变量约束关系还未受到学界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二语句子加工领域。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测试和眼动实验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代词变量约束的加工过程。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代词与其先行词之间的性别匹配关系不敏感,但回视路径时间和总停留时间显示他们加工非成分统制句耗时较短,并且句子理解测试显示他们的代词解读受成分统制制约。传统的句法和加工理论难以统一解释以上现象,而根据认知照应理论,这可能是显著性、潜在先行词的竞争、语序、距离、母语迁移等多因素互动的结果。


语言协同与语言发展的关系研究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 缪海燕

【关键词】互动、语言协同、语言发展、正面输入互动、负面输入互动


本文基于互动研究框架,采用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的准实验设计,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协同与语言发展的关系。为了全面考察这一关系,我们区分了正、负面输入互动模式,详细分析了这两种互动过程中学习者语言协同的特征、互动后的语言发展,以及语言协同对语言发展的预测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互动模式均引发协同,但类型和数量不同;两种互动模式均促进语言发展,但正面输入互动效果更佳;语言协同不能有效预测语言发展;互动过程中的协同特征和语言使用主观能动性影响语言协同的预测力。


双语者句子产出中的语言控制研究


【作者】华东交通大学 胡永祥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陈 敏

【关键词】语言控制、抑制控制、切换代价、双语产出、句子产出


抑制控制究竟是孤立词产出的特定现象,还是双语产出中的必然现象,目前仍有争议。本文采用图片命名范式,考察了初、高级英语学习者在英汉语序一致的非特定语言句和英汉语序不一致的特定语言句产出中的切换代价和切换代价不对称现象。结果发现,句式结构对切换代价不产生影响,但产出位置和二语水平能调节切换代价的大小。本文据此对语言控制的实现机制和语言产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讨论。


概念整合理论的修补与翻译的体认

过程研究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 王 寅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修补、翻译过程、体认翻译学


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BT)强调新创结构能生成原输入空间所没有的要素,为批判句义为词义之和的组合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可解释翻译为何具有创造性。当前翻译研究的重心已从结果转向过程,若仅用CBT 来解释翻译过程仍显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三点修补:1)强调两个输入空间在映射入融合空间时权重的不平衡;2)详述诸空间中要素之间的对应与空缺问题;3)在CBT 基础上提出“概念整合链”。据此可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连续性整合运作”,以利于更好地揭示翻译过程中的体认运作机制,可进一步丰富体认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和可操作性。


视译过程中时间-空间隐喻的

具身加工机制


【作者】河北师范大学 郭亚玲 

吉林外国语大学 鲁忠义

【关键词】时间- 空间隐喻、时间移动视角、自我移动视角、具身加工机制


本研究采用视觉引导范式,考察视译过程中运动对时间视角的影响,探索时间- 空间隐喻的具身加工机制。启动任务是视觉运动线索 + 汉语“来、 去”运动句,探测任务是将英语时间歧义句译为汉语(其中的歧义词move forward 既可译为“提前”也可译为“推迟”)。结果显示:基线实验中受试将move forward 译为“提前”的比例显著高于“推迟”;启动实验中,不管是“来”方向还是“去”方向的启动,受试将move forward 译为“提前”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基线,启动效应非常明显。实验结果表明:1)受试将运动激活的具身体验投射到时间域,完成译文时间意义的构建;2)中国文化的习惯思维和认知方式使受试表现出对时间移动视角的偏好;3)视译过程中存在语境效应,“来、去”运动句语境影响受试对时间的感知。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词类关系研究


【作者】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丁国旗

【关键词】语料库、英汉翻译、词类变化


本研究以自建的英汉散文翻译语料库为基础,对比汉语译文与英语原文及汉语原创参照文本之间在词类分布上的差异,考察共有词类范畴对于文本语类的区分度以及源、译语之间在语言特征上的相关性,并对广受关注的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动词变化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在多数词类分布上,汉语译文均表现出与英语原文及汉语原创文本的显著差异;同时,在表示语义内容的四类实词和表示关系的介词及连词的使用上,汉语译文与汉语原创文本呈现出更高的相似度;在词类之间的相关性上,汉语译文词类与英语原文词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而汉语原创文本词类则与前两者均无任何重要相关,显示了词类翻译中的源语透射效应;在进一步以汉译动词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其与英语原文的动词(及其细类)和类符/ 形符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线性函数关系。本文最后从系统、文本和译者等方面解读了翻译过程中词类变化的多重原因。


《直接宾语和语言习得》述评


【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 王 鑫 梁丹丹


直接宾语遗漏(direct object omission)现象在儿童一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该现象是立足于人类语言普遍性视角,考察动词及物性习得规律和本质的重要窗口,也是儿童语言学长期关注的议题之一。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年推出《直接宾语和语言习得》一书,该书由多伦多大学的Pérez-LerouxPirvulescuRoberge 三位教授撰写,三位学者长期从事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以往研究不同,该书首次从词汇、句法和语用互动的角度分析了儿童直接宾语遗漏现象。全书共有6 章。本文先介绍书中各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评述该书特色,提出有待完善之处。


《现代翻译知识史:溯源、概念和效果》

评介


【作者】

江西师范大学 张 汨


1972年,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 在第二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的《翻译学的名与实》(Holmes 1972/1988)奠定了翻译学的独立学科地位,迄今已走过近半个世纪,在此过程中,翻译学经历了“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范式的更迭或“语用”、“技术”、“全球化”等转向的交替(Snell-Hornby 2006),研究对象从静止的文本对比拓展到副文本、视听及多模态文本、译者等,研究视角或方法逐渐表现出跨学科特征,如眼动法、民族志、计量统计等。


整体上看,翻译学学科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我们也会感到些许迷惘,如:在跨学科背景下,研究者是否在充分理解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研究?面对纷繁复杂的范式更迭和转向交替,研究者是否还未做好某种范式下的研究就急于借助新的方法和视角?刚入门的研究者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追溯学科起源、勾勒学科概念、反思学科成果,比利时鲁汶大学Lieven D’hulst 教授和芬兰图尔库大学Yves Gambier教授联袂主编的《现代翻译知识史:溯源、概念和效果》一书就是翻译学学科史钩沉的有益尝试,值得研究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