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期刊概览 | 《外国文学》2020年第4期

2020/09/30


Content

中文目录


Abstract

内容提要


评论


论刚果作家拉布·坦西


作者 | 史忠义


内容提要:面对刚果当代作家拉布·坦西的作品,批评界出现了两种极端的阅读: 一种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另一种终极性地彻底抛弃他。本文前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关于拉布·坦西的三部批评著作并指出它们的不足。第四部分评述了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并指出战斗的现实主义以很好的方式存在于他的作品里。小说展现了非洲政治专制令人焦虑的和嗜血的蜕化方式,任何人间的交流都碰上了不可交际性。现代小说家拥有阐释不可交际性的悖论功能。小说的终极悖论是,任何交际的重复失败变成了让小说得以交际的工具。小说家本人变成了邪恶和语词的天才修补者。拉布·坦西的小说为寻求自己形式的非洲小说打下了基础,书写方式的转移导向该体裁的深刻更新,有力地建构了一种新型自由,小说更具可塑性,但也更趋向形式和题材的图示化。 


关键词:拉布·坦西 书写中的互动体系 刚果河的羞耻 持续追寻意义 讲现代故事


真实感知与神秘经验——论汉德克小说《真实感知的时刻》中的个体感知


作者 | 丁君君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图片来源:四川省政府


内容提要:在发表于 1975 年的小说《真实感知的时刻》中,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描写了一种游离在生活之外的个体感受,呈现了现代日常生活中个体感知与普遍意义的断裂。小说为个体寻求的生命真实体验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方案:文学观察和神秘经验。文学能够解码现实中的神话符号体系,提供一种新的观察地面;而神秘经验能够消除主体感知的消极性,并成为容纳个体意义的空白文本。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篇文本的讨论呈现汉德克在文学和经验问题上的独特思考方式。 


关键词:汉德克 个体感知 观察 神秘经验


 《赌徒》:“诗情”的诱惑与风险


作者 | 龙瑜宬


内容提要:在《赌徒》这部超速完成的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地下室人”形象与“俄罗斯—西方”的二元结构直接叠加。“地下室人”阿列克谢通过所谓的“奴隶理论”将个人与俄罗斯民族的受辱同一化,对异化的世界展开嘲弄;但他在反权威时走向极端,也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认识到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二元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被诗情化的俄罗斯反而失去了真正的个性和发展潜能。面对这一思想陷阱,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徒》中也罕见地塑造了一个正面的西方人物阿斯特列先生,但后者代表的那种英式幸福终究不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赌徒》 民族身份 奴隶理论 阿斯特列先生


进化论时代的“幽灵” ——评夏目漱石短篇小说《琴之空音》


作者 | 庄焰


内容提要:《琴之空音》是夏目漱石早期的短篇小说,于1905年5月1日首发于《七人》杂志,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漾虚集》,是该集所收七个短篇中的第四篇。本论文以《琴之空音》中津田讲述的幽灵故事为中心,将其置于 19 世纪中叶以后流行的心灵研究大潮中进行探讨;进而梳理漱石对死后意识(幽灵)的看法;最后结合日俄战争造成的大量死亡,指出《琴之空音》中的“幽灵”叙事对明治政府的“英魂”死亡话语形成 了挑战。 


关键词:夏目漱石 《琴之空音》 幽灵 进化论 心灵研究


 从《简·爱》看维多利亚时代“健康的身体”


作者 | 牟童


袁泉饰简·爱

图片来源:凤凰网


内容提要:维多利亚时代主导的中产阶级基于医学科学塑造了一种“规范”——“健康的身体”。在后启蒙时代,构建和推行“规范”最直观有效的工具是视觉,其最主要的作用场域是“驯顺的肉体”。“健康的身体”在生理上表现为强健的、运动员式的体格;在道德上内在认同基督教美德以及“自助”、自持的绅士理想。对这一身体的想象服务于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维多利亚社会。而偏离、挑战“规范”的身体则遭遇“病理化”、他者化和女性化。其结果是,主导阶级架空了贵族基于血统的身体,弱化其在文化上的权威,凸显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优越性,巩固了中产阶级的社会理 想。以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为例可以考察,身体如何受到规约,折射出维多利亚人对“健康”“病态”“正常”“反常”等概念的观照和体认。 


关键词:《简·爱》 健康的身体 规范 视觉 驯顺的肉体


视觉感知与再现——里斯《黑暗中的航行》中的语象叙事 


作者 | 金太东 


内容提要:本文拟从修辞术语“语象叙事”入手,分析琼·里斯在其第三部长篇小说《黑暗中的航行》中对女主人公安娜·摩根的视觉感知的描绘与再现。通过解读文本中具体图像的文字描述以及安娜的读图经历,分析安娜的西印度视觉记忆与其当下伦敦的视觉体验之间的巨大反差,本文指出,里斯利用“语象叙事”,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对意象、文字、语言的思考,并借助“文字—图像”的方法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女性话语,且在此视觉化书写的过程中,成功地颠覆了大英帝国的光辉形象并解构了父权制话语。 


关键词:琼·里斯 《黑暗中的航行》 视觉感知与再现 语象叙事


“语言的戏法”——《比利·巴思格特》中的身份 构建与美国梦


作者 | 汤瑶  郭棲庆


内容提要:E. L. 多克托罗的小说《比利·巴思格特》以第一人称回忆视角,讲述了少年比利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加入黑帮打拼的一段往事。小说中,比利在不同的身份间自由切换,且在他者的影响下不断重塑自我,这反映了后现代身份不仅缺乏连续的同一主体,而且依赖于语言的建构。比利以父辈为模板,试图将自己塑造成美国梦故事的主人公,然而叙事的自省性和内在矛盾曝露了他的刻意洗白,让整个身份建构呈现造假之嫌疑。这建构 / 解构过程不仅揭示了美国梦荣光背后隐藏的罪恶与黑暗,也 暗示着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的虚构属性。 


关键词:E. L. 多克托罗 《比利·巴思格特》 身份 他者 叙事 美国梦 虚构



理论


我国的俄罗斯文学批评需要重建形式诗学——跟 着纳博科夫读俄罗斯文学


作者 | 张建华


内容提要:文学批评的理论、哲学、宗教的文化转向在带来新视角、新方法的同时,也给文学批评带来了危机。重建形式诗学已成为当今西方和俄罗斯文学批评的共同趋势。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以读者为支点,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对结构的探究,对情感的体验,对风格的把握,其文学阅读和批评方法是对语言形式的文学文本如何形成最终文本意义路径的探究,堪称用新的形式诗学批评理念展开文学批评实践的典范。讲稿的启示是:重建形式诗学批评;强调精细阅读、反复阅读、比较阅读;呼唤有温度、独立性、创造性的文学批评。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批评与理论 纳博科夫 《文学讲稿》


修辞学视野中柏拉图与尼采话语策略比较研究


作者 | 谭善明


柏拉图学园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内容提要:柏拉图表面上对修辞学进行批判,暗中却改造并利用修辞学构建了其独特的哲学修辞;而尼采则直接将修辞作为同盟,拿起修辞学的武器在美学的酒神盛宴中去消除意识形态的阴霾。在幽远的真理和深沉的生存面前,尼采的道路和柏拉图的道路发生了重合:在道路上升的时候,柏拉图用“提升”的修辞使灵魂超越一级级固有的障碍,尼采则用“生成”的修辞消解一次次观念的固化;而在道路下降的时候,柏拉图掩藏真理的阴暗面而用其光明的一面照亮城邦生活,尼采则同样在永恒轮回的无 底深渊上建构了人类强力意志的辉煌图景。赫拉克利特说上升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条,不同的修辞话语,相同的修辞策略,尼采和柏拉图在这样的道路上共同艰难前行。


关键词:柏拉图 尼采 修辞学 话语策略


西方文论关键词:零度写作


作者 | 金松林


罗兰·巴特

图片来源:新浪网


内容提要: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理论最早萌芽于他的疗养期间,后来在萨特的影响下快速成型。它要求作家主动放弃对社会政治和现实生活的介入,搁置内心情感和价值判断,以中性的状态专注于作品语言和形式的加工,进而创造一种作者“不在”的风格。这一理论既是对萨特倡导的“介入文学”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法国文学,尤其是古典写作传统的严厉批判。但是由于它的理论局限,巴特在转向后结构主义阶段以后逐渐扬弃了这一主张,转而以不及物写作和片断式写作取而代之。 


关键词:巴特 零度写作 介入文学 不及物写作 片断式写作


西方文论关键词:逃逸线


作者 | 董树宝 


内容提要:“逃逸线”概念最初出现在绘画领域,经由德勒兹与加塔利的哲理性阐发和他们对文学作品与作家的深入分析,逃逸线对哲学、文学、艺术、精神分析、绘画、电影研究、政治等领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德勒兹与加塔利看来,线是世间万物的构成要素之一,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我们都由线构成。他们提出了三种线——坚硬线、柔韧线与逃逸线,通过文学作品呈现了三种线之间的差异与交错运行,由此指出逃逸线以生成为中心,走向绝对的解域化;逃逸线运行于“之间”,在一种“与”的逻辑下不断地进行生成变化,颠覆了西方以“存在”为指向的形而上学,走向了一种生机论的文学观。 


关键词:线 坚硬线 柔韧线 逃逸线 生成 解域化



文化研究


在悲剧和喜剧之间——齐泽克论大屠杀书写的特 征及其政治之维


作者 | 肖炜静 


犹太集中营

图片来源:搜狐汽车


内容提要:齐泽克用悲剧和喜剧的悖论来讨论大屠杀书写的特征。一方面,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丧失了一切人之为人的尊严,没有任何传统悲剧人物应该具备的品质。在悲剧时代已逝时,对之过度模仿就会沦为戏仿。另一方面,集中营的恐怖与极权的非理性虽然确实会呈现出滑稽的反讽感,但将大屠杀书写为纯粹的喜剧又是不道德的,即使是喜剧作品也会在特定时刻凸显其悲剧内核。悲剧和喜剧背后隐含着赤裸生命和崇高牺牲两种政治维度:前者是集中营的常态,而后者的崇高感既会以“牺牲”“赎罪”的名义被纳粹利用,也会在反抗极权时真切地发生。 


关键词:悲剧 大屠杀 齐泽克 赤裸生命


帝国视角下的女性书写策略——黄金时期英国古典派女性侦探小说中的悖论叙事 


作者 | 王敏


内容提要:女性、女性作家与侦探小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隐喻关系。一方面,女性侦探小说家利用侦探小说同情感小说之间“女性化”的共同特征,以策略性的书写方式逐步瓦解了它所缔造的理性神话,在历史话语内部对男性中心论积极予以反击,重塑女性话语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她们创作时所采用的帝国视角又从外部追认了帝国身份所象征的男性神圣权力,令作品的批判锋芒有所弱化,也使得英国黄金时代女性侦探小说呈现出充满张力的悖论性特征。这一悖论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 战期间英国女性所面临的生活与精神危机,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侦探小说在风格化地阐释现代社会方面做出的特殊贡献。 


关键词:侦探小说 帝国身份 女性话语 悖论叙事


慈善资本主义批判 : 从《阿拉比》中的“虚荣人” 谈起


作者 | 高卫泉


内容提要:本文借詹姆斯 • 乔伊斯的《阿拉比》,阐发隐含在慈善资本主义中的一个难解的伦理悖论:慈善被视为纾解共同体中各类社会难题的向善力量,但其欲望结构的模仿性,使慈善施予者沦为“虚荣人”,从而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资本逻辑之下,慈善仅仅是发起者为缓解由其自身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维持其自身资本运营所采取的治标措施,其表演性背后的剥削本质与殖民性,最终使慈善参与者建设理想共同体的荣誉感沦为一种虚假感受。而这一情形,在以文化多元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资本主义社会当下正愈演愈烈。 


关键词:乔伊斯 《阿拉比》 慈善 资本主义 虚荣人


从符号荒野到自然荒野——解构理论与斯奈德的 生态诗


作者 | 王冬菊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

图片来源:新浪网


内容提要: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解构理论的盛行而出现在美国诗坛的语言诗派,以德里达延异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无意义”为旨归,以语言的“自我指涉”为主题,玩起了语言游戏。与此同时,以斯奈德为代表的一批生态诗人,继承美国文学的田园诗传统,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能指与所指的差异和距离引开,用自身的荒野经历和体验指出人类语言与自然语言、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通相似,为人类文明找到意义。因此,他们的创作被称为指涉诗学。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斯奈德生态诗歌中延异与指涉之间的张力,探讨美国诗歌如何从解构理论的符号荒野走向现象学的自然荒野。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生态诗 解构理论 指涉诗学 梅洛-庞蒂


林宝音小说《跟错误之神回家》中的“无名神像” 与身份认同研究


作者 | 赵志刚


内容提要:《跟错误之神回家》是新加坡作家林宝音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作品中的无名神像不仅是新加坡后殖民语境的产物和多元文化的体现,更是作品叙事的重要契机,其不确定性身份赋予了作品开放的阐释空间。借助于无名神像这一民俗事物,作品既批判了新加坡社会父权制文化传统对人性的压制,又揭露了新加坡现代社会大众文化错位的价值观。同时,依附于无名神像之上的“回家”母题还表达了新加坡华人对母国文化的守望以及他们的身份困惑和焦虑。 


关键词:林宝音 《跟错误之神回家》 身份认同 父权制文化



书评


现代性的性别空间: 空间视角下伍尔夫研究新著述评 


作者 | 陈丽


内容提要:2017 和 2018 年,麦克米伦出版社接连推出两本从空间角度研究伍尔夫主要作品的专著:《漫步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伦敦》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房间与现代性空间》。这两本专著一本从图绘伍尔夫小说人物行走的路线入手,一本从物理和比喻意义上的“房间”入手,思路不同,却在很多方面殊途同归,尤其是在探讨伍尔夫小说的空间性以及现代主义与空间的新关系方面,体现出目前伍尔夫学者对于重新考察现代性的性别空间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伍尔夫 性别空间 现代性 家庭内部空间




期刊介绍:


创刊于1980年,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刊物之一,设有评论、理论、文化研究、书评等栏目。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