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期刊概览︱《英语文学研究》第三辑

2020/06/16
期刊目录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


从“文化”到“新文化”:学衡派与阿诺德


【作者】李 威

【关键词】学衡派;新文化;阿诺德;文化

20世纪中国重要的文化保守主义群体学衡派深受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浸润,提出“远宗亚里士多德,近师阿诺德”的口号,其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阿诺德的人文主义。本文探究学衡派如何以阿诺德的文化批评为武器,抵制新文化派的激进主义,阐发自身的“新文化”构想,探索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之路,进而说明阿诺德是学衡派所倡导的“新文化”的代言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了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的建构,其保守的文化批评对当下我国的文学文化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内部分歧与外部质疑: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论争


【作者】袁 方

【关键词】文化唯物主义;立场;分歧;转折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自问世起,就遭到各方的质疑。有些来自内部,有些来自外部。20世纪90年代前后,文化唯物主义派内主将凯瑟琳·贝尔西转而反对自己曾经拥护的批评方法,痛批文化唯物主义,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文化历史”。与此同时,另外两场论战也在进行,自由人文主义者理查德·列文在著名文学杂志《新文学史》上撰文批判文化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家也指责文化唯物主义。针对以上批评,文化唯物主义批评家纷纷回应。从这些内部的分歧与外部的质疑开始,文化唯物主义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转折,盛气不复往昔。


美国文学


解构二元对立的身体审美意识:《最蓝的眼睛》中的后殖民叙事 


【作者】马粉英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身体;克劳迪娅;后殖民叙事


托尼·莫里森(1931-2019)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呈现了黑皮肤丑、白皮肤美的二元身体审美意识,给黑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创伤。本论文对《最蓝的眼睛》和大卫·巴特勒导演的电影《亮眼睛》进行互文阅读,认为小说中克劳迪娅对电影中白人小姑娘乔伊的模拟不单单是模仿对方行为,更是通过模拟对方的行为从而模糊黑白身份边界的一种策略。克劳迪娅这种在重复与差异之间的模拟,动摇了白人文化霸权建构的“白人美”的神话,从而实现了解构和反抗策略。


托尼· 莫里森《乐园》中的仪式与创伤叙事


【作者】徐 颖

【关键词】《乐园》;创伤;仪式;疗愈


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乐园》,既渲染了代际之间的集体创伤记忆,又聚焦于族群中个体的创伤书写;既有对种族暴行所刻印的族群创伤的控诉,又有对性别压迫所引发的个人创伤的言说。仪式在小说的创伤叙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鲁比镇炭黑肤色男性将本族群被拒斥和驱逐的屈辱历程圣化为“复归福地仪式”,掩盖了集体创伤记忆;而修道院女子通过狂欢化仪式“大声说梦”、倾诉创伤,获得创伤记忆的疗愈。两个群体的创伤叙事又通过“逐巫/ 献祭仪式”发生关联。


多克特罗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的织锦式音乐叙事


【作者】陈世丹 陶 晓

【关键词】织锦式音乐叙事;进步时代的表象;不稳定音符;改革;救赎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体现出了三种音乐叙事,堪称一曲主题与艺术特色完美呼应的拉格泰姆音乐。其音乐叙事之一是它在形式上具有拉格泰姆的音乐特征,其二是其对黑人音乐家形象的塑造及人生沉浮的讲述。与形式上的音乐叙事同时进行的是它特有的一种隐性音乐叙事,呼应了拉格泰姆的双声道演奏特征,即左手稳定的低音伴奏呈现拉格泰姆时代工业发展的滚滚巨轮之声,右手切分旋律的变幻揭露了繁荣时代欢快旋律表象之下的社会不稳定音符与改革、救赎的呐喊之声。呐喊之声包括犹太爸爸温和的文化改良行动和黑人音乐家小科尔豪斯激进的暴力抗争。第三种音乐叙事在纵向上与第一种紧密呼应,而第二种又内嵌于第三种之内。此三种音乐叙事如织锦般经纬交织,内外衔接,浑然天成地勾勒出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张力及少数族裔追求种族平等共存的努力。


英国文学


诗画越界、希腊泛神论与人文主义升华:

论济慈对弥尔顿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崔 丹

【关键词】济慈;弥尔顿;诗画越界;希腊泛神化;人道主义


济慈对弥尔顿始终敬仰有加,他的诗歌技法、风格、主题与思想皆模仿后者,其遣词造句、意象运用、宗教色彩与崇高风格颇具弥尔顿式韵味。但面对这位“前驱诗人”,济慈也难逃布鲁姆所谓的“影响的焦虑”。济慈以诗摹画来模糊诗画界限,通过动态描写、侧面描画来达到“包孕性时刻”,从而实现诗画越界;以希腊泛神论来博弈正统基督教、消解宗教权威;他还以阿波罗为代言人,通过其封神成圣彰显自己从肯定人类价值过渡到充分体察“造魂之谷”的人间苦痛,从人文主义升华至人道主义,最终形成济慈式诗风。


约翰·济慈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乔治·爱略特作品中的阶级与无政府状态


【作者】杜海霞

【关键词】爱略特;阶级文化;无政府状态;异己分子;“英国性”


阶级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身份和文化形式的基础,更是“英国性”的突出表征之一。作为英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之一,乔治·爱略特在其作品中体现出她对英国的阶级文化的深刻认知。爱略特虽然很少直接在作品中描写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但是她同样意识到贵族、中产阶级、劳工阶层三个阶层的无政府状态以及他们各自文化弊端,并希望通过寻找异己分子来打破阶级壁垒、改造以阶级为特征的文化。爱略特的这一观点与阿诺德的文化观点不谋而合。


从阶级分化到阶级流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音乐意象


【作者】张俊萍 程 榕

【关键词】《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音乐;阶级分化;阶级流动


E. M. 福斯特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呈现了大量与音乐相关的意象。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小说中的音乐意象关注不多,对音乐与阶级结构关系的深层次探讨也尚缺乏。本文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布迪厄的阶级分析理论深入剖析该小说中音乐叙事与阶级分化、阶级流动的关系。可以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频频描写的“音乐”,既是小说中阶级分化的标尺,又是阶级流动的媒介。


“爵士戏剧”与神话仪式:

T. S.艾略特《力士斯威尼》的仪式化


【作者】林 辰

【关键词】爵士乐;仪式;《力士斯威尼》


Jazz Music

图片来源:网易音乐


T. S.艾略特的戏剧《力士斯威尼》从韵律和俚语上呈现出浓厚的爵士乐色彩。该剧在内在结构上模拟了弗雷泽在《金枝》中所提出的植物神崇拜仪式,而爵士乐因素则赋予这一结构以外在表现形式。艾略特使用爵士乐因素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仪式化戏剧观。一方面,艾略特认为爵士乐脱胎于黑人原始艺术,是现代社会与人类原始意识的连接,更是艺术发生的仪式化起源。另一方面,艾略特认为仪式的目的在于教化当代观众,而爵士乐的流行性使仪式成为连接现代社会、引起读者共鸣的绝佳手段。艾略特通过对爵士乐因素的化用,企图创造一种既能连接历史,又能准确表现现代社会的新型仪式化戏剧。


“我为自己造了一首挽歌”:论英国当代诗人杰弗里· 希尔的“幸存者精神”


【作者】翟 赫

【关键词】杰弗里·希尔;大屠杀诗歌;“幸存者精神”;创伤


作为战后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杰弗里·希尔对战争和大屠杀的书写贯穿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这是其诗歌的一大母题。在借鉴弗洛伊德创伤理论对希尔诗作大屠杀母题的心理成因进行简要分析之后,本文主体部分从罗伯特·利夫顿提出的“幸存者精神”说入手,考察其大屠杀诗作及诗学思想,试图揭示希尔大屠杀诗歌独特风格的心理动因,探究希尔的大屠杀主题诗作对战后欧洲心灵重建的意义,以期深化对希尔诗歌及思想的认识。


书评


诗歌的个人化与去个人化:

评《T. 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作者】黄 强

【关键词】林德尔·戈登;T. S.艾略特;情感;传记


艾略特以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著称,这似乎暗示他的诗歌与他的个人生活无关。但是著名传记作家、文学评论家林德尔·戈登在《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一书中,通过详细梳理与艾略特相关的文献及其朋友、同事和亲人的证言,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审视了这位20世纪伟大诗人的一生,特别是他复杂的感情生活,使广大读者和研究者能够将艾略特的传记信息与其文学作品进行更为细致的比照,认识一位感情更加丰富和矛盾的艾略特,以及这些情感是如何投射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中。该书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艾略特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


访谈录


“只有死亡才能让我停止”: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


特里·伊格尔顿 约翰·查德

高艳丽 译

黄 强 校

【关键词】学衡派;新文化;阿诺德;文化


译者按语:英国著名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标杆式人物,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一直活跃在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2014年10月28 日晚间,伊格尔顿受邀参加兰卡斯特大学庆祝建校50周年的系列活动,接受英语文学与写作系文学理论研究专家约翰·查德教授的访谈,百余名师生、访问学者及文学爱好者到场旁听。笔者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亲临现场领略了伊格尔顿的渊博学识、深刻洞见与机智幽默。在征得他本人与查德教授同意后,现将访谈如实翻译,以飨读者。


英语文学研究 第三辑-定价40元

点击图片购买《英语文学研究》第三辑

期刊介绍:以英语国家文学和文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关注内容涵盖英国、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理论,侧重于经典文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借鉴,展示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投稿邮箱:lit_in_engli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