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2019年第2期 文章汇总

2020/03/24

技术文明批判与美学革新

——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小说《山、海和巨人》

[内容提要]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德布林通过小说《山、海和巨人》进行了一场大胆的语言实验。他通过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技术至上的未来世界,讽刺现实世界的荒谬,揭露技术文明下隐藏的荒蛮。本文从技术文明批判的角度出发,探讨德布林对于技术的辩证性思考,以及技术、人类与自然互相角力和共处的复杂关系。本文还聚焦于这部未来小说的语言革新,梳理其在美学话语下的价值。受20世纪初艺术思潮的影响,德布林通过实验性的表达方式,呈现了自己的技术美学观,并尝试突破传统叙事框架的限制,挑战美学传统。

[关键词]德布林、《山、海和巨人》、技术文明、美学观

 

家族消亡中的怪诞审美

——论霍夫曼的小说《长子继承权》

[内容提要]“怪诞”是德国浪漫派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长子继承权》中,霍夫曼将历史现实作为书写对象,对长子继承权的弊端进行了反思。通过文中男爵一家的消亡,读者也能看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阶级的衰落。由于文本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认知模式去理解文本,感到自己处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秩序中,从而为怪诞体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本文试图对《长子继承权》中的怪诞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来阐述“不解”的意义。

[关键词]怪诞、《长子继承权》、历史现实、不解

 

霍夫曼《法伦矿山》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黄子娟

[内容提要]小说《法伦矿山》改编自发生在瑞典的真实事件,是基于法伦矿难这一素材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霍夫曼在创作中不仅体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还融入了对德意志浪漫派自然哲学观的继承与思考,使得《法伦矿山》在同母题的系列作品中别具一格,脱颖而出。小说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诗人借此表达了浪漫派自然哲学对扬弃主客体间边界的追求,并通过对魔魅自然的塑造,彰显了强调神秘性、主张“万物皆有灵”的德意志浪漫精神。

[关键词]E.T.A. 霍夫曼、德意志浪漫派、法伦矿山、自然哲学、人与自然

 

以信仰的名义

——论德罗斯特诗歌《城市和大教堂》

[内容提要]德国女作家德罗斯特的诗歌《城市和大教堂》触及了19世纪德意志政治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之间的冲突。在德意志境内普遍呼吁统一、积极开展民族建构的背景下,德罗斯特针对科隆大教堂续建以及汉堡大火之后的城市重建工程,批评了普鲁士政府试图将政治目标神圣化的做法。她从谦卑、虔诚、道德完善等基督教信仰的价值观出发审视民族主义的发展。她的立场反映出天主教会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追求教会自治的政治诉求。

[关键词]德罗斯特、科隆大教堂、政教关系

 

无可遁逃的现代日常生活

——以中篇小说《惊马奔逃》为例

王少航

[内容提要]20世纪,日常生活的问题和日常生活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本文尝试从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视角出发,聚焦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现代日常生活”,对马丁·瓦尔泽的代表作《惊马奔逃》进行解读,关注次体系与大众媒体对日常生活的编排与控制以及个体在这种控制下压抑、焦虑的生存状况。

[关键词]现代日常生活、现代性、次体系、逃离日常

 

中国德语专业教材《当代大学德语》

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杜 荣

[内容提要] 《当代大学德语》 是目前中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德语课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本文对选用该套教材的全国18所高校1500多名德语专业师生进行了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发现:(1)教材仍然是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德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德语教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2)学生和教师对该套教材整体满意度尚可,但对教材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方面的评价高于对跨文化交际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价;(3)该套教材在时效性、互动性和拓展性方面较差,不能实现所有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德语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实践出真知

——适合中国高校德语专业学生提高科学语篇写作能力的文体

[内容提要]德语科学语篇写作能力是中国高校德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却也是学生长期匮乏和亟待提高的一个能力。本文结合中国高校德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和等级考试的考纲,通过调查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写作课的设置及与德语科学写作有关的教学内容,从拓宽用于练习的德语科学文体范围的角度,为实证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中国高校德语专业、科学语篇写作问题、对策

 

尊重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尊重的文化意义,展示了尊重的概念和分类,阐释了尊重与差异的关系,尽管尊重是基于人类的共性和差异的,但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是为了弥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尊重与文化相互关联,不同的文化中表达尊重的方式可能有着本质上差异。并且在“什么是值得尊重的”这一问题上也存在着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中值得尊重的人和事物也有所不同。研究还发现德文Respekt一词的中文译法存在差异。文章最后指出未来尊重研究的方向不仅在于尊重行为上的差异,更应该深入研究不同文化对于什么是值得尊重的这一问题上的回答。

[关键词]尊重、人际尊重、跨文化交流、尊重分类、尊敬

 

当代舞蹈中破相的脸

——以玛姬·马兰的离形编舞《脸的歌唱剧》为例

王霁青

[内容提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史中,脸作为裸露的身体表面承担着主体代理和心灵见证的作用。本文首先指出脸的文化制成以及它背后深刻意义的虚构性,然后探讨当代舞蹈具体是如何应对作为文化技术和符号实践的脸。以玛姬·马兰《脸的歌唱剧》为例,文章试图分析表演中脱位破相的脸并且论证,在脸与身体的构形和离形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感受身-形重组从而瞥视到人超越其身份的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脸、当代舞蹈、形、离形编舞、剧场

 

物之不可言说

——论霍夫曼斯塔尔作品中的物与词

周濛濛

[内容提要]受强调美学形式的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维也纳现代派的代表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在早年的诗歌创作中试图用语言建构超越现实的理想图景。伴随着世纪之交传统价值体系的失效和相对主义认识论的产生,人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产生怀疑,陷入认识危机。这一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对语言能否如实地反映外部现实产生怀疑,原先他相信可以用语言描述外部事物,现今在面对事物固有秩序时又觉得无能为力。本文以霍夫曼斯塔尔两篇早期诗作——《为我》和《早春》以及他创作转折时期的代表作《一封信》为例,试图探寻作品中人与物关系的变化,以及语言媒介在文本中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唯美主义,语言危机,认识危机,物

 

悲剧性的避免

——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内容提要]意大利之行标志着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转向经典和谐。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是歌德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本文以悲剧性为切入点探究诗剧缘何走向和谐。歌德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对立之上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对立则会走向悲剧性。诗剧中致力于探索悲剧性在此在的界限,并以悲剧性的方式寻求妥协和平衡,从而解释了和谐的产生路径。

[关键词]歌德、《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悲剧性、和谐

 

叙事学术语与理论的必备工具书

——评施密德的《叙事学元素》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简介施密德的《叙事学元素》的6个版本,然后分析这本书的内容提要,最后客观评价这本书。这本书具有3个具体的科学特征,即基础性、部分性和独特性,虽然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之处,但是仍然不失为叙事学术语与理论的必备工具书。

[关键词]叙事学元素、基础性、部分性、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