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国际汉学》2019年第4期 文章汇总

2020/02/20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滕文生

一、中国与西亚北非南欧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交往

摩洛哥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扼守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的门户。而地中海东岸、南岸、西岸的西亚北非南欧地区,正是古丝绸之路的陆路与海路的结合部和重要通道。人类文明进步所演绎的许多事件和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地区。这里曾经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两大文明: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这里曾经商队驼铃声经年不断,曾经军事远征的战马嘶鸣,但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这里一直是世界上几个伟大文明交相辉映、互学互鉴的重要地带。古丝绸之路,就是沿线各国各地区人民为实现彼此交往而开创出来的。古丝绸之路不是属于哪一国哪一地区,而是各国各地区共同创造和享有的宝贵财富。古丝绸之路留下的那种互通有无、互学优长、互鉴经验、互利共赢的和平、友好、合作精神,尤其值得我们珍惜。

……

 

美国汉学家白亚仁谈中国小说在英美的翻译与传播

受访人:[美]白亚仁(Allan H. Barr)

采访人:杨 平

访谈按语:白亚仁(Allan H. Barr),1954年4月出生于加拿大,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东方研究学士学位,1983 年获得牛津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波摩纳学院(Pomona College)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早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翻译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黄昏里的男孩》《第七天》等作品,并编译了韩寒的《这一代》。2017年12月20日,白亚仁教授应邀来浙江外国语学院进行学术讲座,期间笔者对他进行了访谈,就白教授与中国文化的因缘、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对余华作品的翻译,及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儒莲及同时代法国汉学家与旅法华人交往考

李声凤

摘要:由于从未来过中国,19 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 1797—1873)的研究一般被认为没有中国人参与的成分。本文通过梳理儒莲及其同时代汉学家与中国人接触的零星史料,分析儒莲手稿中两份中文写本及一份笔谈文本,证明儒莲在五十余年的汉学研究生涯中,周围曾先后出现过多个具备一定教育背景的中国人,目前至少可确认其中部分人曾为儒莲提供过协助,而另一些人曾为其他汉学家充当过助手,可能对儒莲也有过帮助。有鉴于此,儒莲独力完成其所有汉学研究的观点似有理由受到质疑,而中国助手在儒莲及其他19 世纪法国汉学家工作中曾发挥的作用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儒莲 中国助手 法国汉学 19 世纪 《大唐西域记》序

 

美国现代作家史耐德的中国之行与他的生态政治观

张 剑

摘要:史耐德(Gary Snyder)与其他美国现代诗人一样,非常关注古代中国,而对现当代中国不太关心。他所书写的中国文化因素包括佛教、道教、孔子、老子、唐诗、寒山等,评论界对这些因素的研究非常热衷,而对现当代中国的影响却不怎么关注。本文以1984年美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的经历为切入口,梳理史耐德对现当代中国的认知,展示他对现当代中国的书写。在诗歌中史耐德对现当代中国的认识正负参半,总体上讲与“垮掉的一代”的叛逆精神和他自己的生态政治观密切相关。

关键词:史耐德 当代中国 生态政治观 挪用 叛逆性

 

高本汉《左传真伪考》的辨伪方法及其学术史意义

陈丽娟 罗超华

摘要:《左传真伪考》是瑞典学者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对《左传》真伪进行考辨的一部作品。他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将《左传》与《论语》《孟子》中使用的“七组助词”进行考校对比、统计分析,从而判断《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高本汉《左传真伪考》的考辨方法是在传统考据学基础上的开拓与创新,对于《左传》研究及考辨其他古书的真伪均有作用,故而在学术史上具有相当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高本汉 《左传真伪考》 文法 考辨

 

英国汉学家修中诚的《大学》《中庸》英译

侯 健

摘要:英国汉学家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 1883—1956)借助西方文化的资源,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大学》和《中庸》做出哲学的诠释和翻译,保证了中国古典思想作为哲学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修氏还能够发现并在译文中维护中西哲学的一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际效果与忠实程度的平衡。但是,在中国哲学西传的初期,这种平衡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文化相似性的关注远超对文化差异性的强调,所以,以西方哲学传统为参照对《大学》《中庸》的译解,使这两部作品变得更像西方的哲学著作。

关键词:修中诚 《大学》 《中庸》 中国哲学

 

从《大和小学》探析山崎闇斋的早期思想

万丽莉

摘要:山崎闇斋是江户前期的朱子学者,晚年创立了垂加神道。其一生著述很多,但多数是在朱熹著作和神道书籍基础上汇编而成,但他于万治元年(1658)东游江户时,仿照朱熹、刘清之《小学》所编的《大和小学》中,却包含大量篇幅的自述。《大和小学》不仅是江户前期重要的童蒙读物,且在《小学》基础上加入了日本神道思想的教化内容,反映出山崎闇斋神儒佛思想的转变,集中了他早期思想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崎闇斋 《小学》 《大和小学》 童蒙读物 神儒佛思想

 

利玛窦《天主实义》中“为善”的生存张力

任一超

摘要:在《天主实义》第六篇中,中士和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围绕“为善”问题展开对话。由于生存意识的差异和误解,双方一直在概念争论上陷于泥沼。本文通过追踪“为善”问题的生存意识,将双方关于“利”与“仁义”、“有意”与“无意”的争论还原为一种关于生存悖论的生存出发点之争。本文指出,中士强调对善观念的解构,利玛窦坚持对生存出发点的建构。但由于双方都对辩证性的生存张力缺乏足够的体会,因此各自的生存主张难免顾此失彼。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对原始文本的分析,指出孟子的“仁义”和张载的“无意”都源于对生存悖论的深刻体会,他们在提供一种必要的解构力量的同时,也试图努力重构一种内在于人性本身的生存出发点。

关键词:利玛窦 《天主实义》 善 生存悖论 仁义 无意

 

20 世纪初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情况分析

——基于来华传教士来会理的一次问卷调查

卞浩宇

摘要:20世纪初,青年会来华传教士来会理(D.W.Lyon,1870—1949)在华发起了一次旨在了解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来会理分别从学习者背景、学习困难、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相关建议等方面,对来华三到五年的传教士展开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调查,不但具有开创性,而且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水平和整体状况,并对有效提高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效率以及推动教会各界创办汉语培训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来华传教士 汉语学习 来会理 问卷调查

 

西方伦理学的首次系统传入

——高一志《修身西学》之来源再探

谭 杰

摘要: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的《修身西学》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拉丁文大学教材《科因布拉伦理学评论》的基本结构,但舍弃了其中繁复的辩论,仅在前三卷依靠《天主实义》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简单介绍了若干基本概念,并在余下几卷详细陈述了十一种感情和四枢德。其中后四卷关于四枢德的写作,高一志参考了莱修斯的拉丁文著作《论正义、法律及其他枢德》。《修身西学》所呈现的伦理学,是一种弱化了理论、强调实践方面的感情控制和德性修习的伦理学。

关键词:高一志 《修身西学》 伦理学 西学东渐 《天主实义》

 

完美图景: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皇帝

[德]罗诺德(Florian Knothe)著

陈 剑 译

摘要:本文以数幅描绘乾隆皇帝(1711—1799,在位于1735—1796)的中国主题挂毯为题。这些挂毯保存良好、尺寸巨大,由法国国王路易十五(King Louis XV,1710—1774,在位于1715—1774)赞助、弗朗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1703—1770)设计图案、博韦(Beauvais)工坊在1758年至1760年间编制,并于1766年献给乾隆皇帝。挂毯上的法国洛可可风格风俗景观描绘了想象中的乾隆皇帝宫廷内的游乐情景。这些挂毯备受珍视,在文化交流上影响深远。“中国皇帝征战”组图为乾隆下令制作,由耶稣会画家们在北京宫廷绘制,于1769年至1774 年间在巴黎印刷。这批版画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KingLouis XIV,1638—1715,在位于1643—1715)《国王的历史》(Histoire du Roi)的影响,将乾隆描绘为战争英雄及18世纪中期中国的天子。本文将这组挂毯与另一组同时期的历史版画做对比分析,认为这些挂毯与版画的创作年份与当时风靡法国的艺术品“中国热”,以及中国宫廷对法国设计文化产生兴趣的时代同期。尽管它们闻名遐迩,却鲜有学者对两者进行深入对比研究。这种对想象中的乾隆皇帝宫廷的描绘,是较为罕见的研究主题,它展现出中法君主彼此膜拜下两国的宫廷文化,以及18世纪启蒙时期,由于得到两位君主大力支持而增强的两国文化交流。

关键词:乾隆皇帝 路易十五 弗朗索瓦·布歇 耶稣会画家 挂毯 版画 “中国热”

 

颜永京对近代西学传播的贡献

孙小蕾

摘要:颜永京是近代较早在中国独立传播西方逻辑学知识和术语的华人。他积极致力于在中国传播西学,其独立性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译作《肄业要览》和《心灵学》之中。颜永京开启了华人对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工作,并首次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归于“格致学”门类之下,对许多西文重要词汇如“社会”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的生成做出了贡献。他的译作被广泛传布并具有影响力。

关键词:颜永京 《肄业要览》 《心灵学》 近代西学传播

 

朱子《家礼》思想在日本江户时代的传播与影响

彭卫民

摘要:江户时代的知识人在摆脱佛教丧葬礼轨的束缚后,将死生观建立在朱子《家礼》仪式的日常实践上,这是日本社会容受朱子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使儒家生命仪式进一步本土化,知识人注重从“天理”“道统”“水土”三个层面对《家礼》思想进行“日本化”的改造。“天理观”确保了名分与人伦之间的融合;“道统观”从日用伦常的角度论证了礼制容受的合法性;“水土观”则强化了《家礼》思想在日本社会的自我认同感。

关键词:日本江户时代 朱子学 《家礼》 天理 道统 水土

 

从沙畹《史记》译本看其对早期中国史书编写的批判

卢梦雅 杨文文

摘要:法国汉学家沙畹(É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反驳“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同时,以“穆王西游”的记载为例,在译注《史记》过程中辅以中华文化圈周边民族文献佐证,在年代、人物、史实方面提出了若干新问题,指出中国早期历史写作具有将历史事实与民间传说相结合的特点,即古史里面有故事,故事里面又隐含着史实。沙畹的中国上古史观体现了对中国早期历史编写的批判,无论在西方汉学史还是中西学术交流史上都极具意义,更与我国“古史辨”学派遥相呼应。

关键词:沙畹 《史记》 早期中国史书编写 穆王西游 口头传统 “古史辨”学派

 

从宇文所安《杜甫诗》英译本看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度

牛 倩

摘要: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翻译的英文版《杜甫诗》全集,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译介领域的里程碑。本文认为其贡献主要有三:第一,确立了中国古典诗歌全集译介的体例范式;第二,将杜诗全貌首次以学术性的、严谨的翻译方式呈现于英语世界;第三,探索采用叙事性策略来译介言志寓情的杜甫诗。本文首次指出并剖析了宇文氏译本的“三译”“三不译”原则及特色,认为这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度问题,有助于读者理解译本,有助于杜诗走向广阔的汉学世界。

关键词:宇文所安 杜甫诗 翻译度 叙事性 翻译策略

 

日本学者“中国文学史”编撰中的新时期中国文学叙事

孙若圣

摘要:外国文学史除了教学功能外,还发挥着在本国语境里构筑对象国文化形象的作用。本文在考察9部由日本学者编撰的、包含中国新时期文学内容的文学史基础上,重点分析目前广泛应用于日本大学教育中的两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其中一部的编者藤井省三突出了个别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部的编者宇野木洋等人则倾向于依据文学发展的自律来解释中国新时期文学诸现象。分析以上种种文学史书写,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域外考察中国的他者视角,更可以为我国的文学史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日本汉学 中国文学史 新时期中国文学 藤井省三 中国文艺研究会 萩野脩二

 

情境喜剧《压迫》:丁西林编剧艺术札记

刘绍铭 著   赵冬旭 译

译者按:原文收录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主编的《中国文学评论集》(Critical Essays onChinese Literature,1976)。作者刘绍铭,1934年生于香港,先后获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曾任教于迈阿密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香港中文大学等。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曹禺论》(Ts’ao Yu: A Study in Literary Influence,1970),编著《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1919—1949》(Modern Chinese Stories & Novellas:1919—1949,1981,合编)、《哥伦比亚现代中国文学选集》(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995,合编)等。本文写于1976年刘绍铭在威斯康辛大学担任教职期间。作者以丁西林的独幕剧《压迫》为例,透过中西戏剧比较的视野,从戏剧语言、情节设计等方面阐述丁西林精湛的编剧技巧。此外,还将丁西林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进行比较,突出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独特地位。

 

琉球写本《人中画》对啸花轩本的校勘价值

——以《风流配》为例

范常喜

摘要:琉球写本《人中画》对现存啸花轩本有着多方面的校勘价值,通过正讹文、补缺文、存异文三方面的校勘实例分析可知:琉球写本《人中画》未做改写的回目名称、诗词等内容可以直接用作啸花轩本的校勘;经过改写的叙述性语句和人物对话,也可以经过比对找出其改写规律后用于校勘;琉球写本保留的一些使用者注记也可以用作对啸本的校勘。

关键词:《人中画》 琉球写本 啸花轩本 校勘

 

英语学界中国文学教材中的《水浒传》管窥

王文强 杨勇彪

摘要:在英语学界,自1901年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在其撰写的《中国文学史》中首次对《水浒传》介绍以来,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一直被不同时期用英语写成的中国文学教材所关注。这些文学教材的产生与当时它们所处的国际汉学环境息息相关,它们对《水浒传》的介绍和评论经历了对内容进行浅显概括,逐渐发展到系统、专业、成熟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学界 中国文学教材 《水浒传》

 

《红楼梦》盖尔纳法译本对宗教词汇的翻译策略

张 粲

摘要:《红楼梦》对中国的宗教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书中大量的宗教词汇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和精神风貌。因此,《红楼梦》译本对宗教词汇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译本的成败。在法语世界,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问世的阿梅尔·盖尔纳(Armel Guerne,1911—1980)节译本是第一个较完整的法文译本,它由于重视原文的宗教因素而广受好评。本文拟以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的翻译对等原则为视角,探讨《红楼梦》盖尔纳法译本翻译宗教词汇的策略及其利弊,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外译有所助益。

关键词:《红楼梦》 盖尔纳法译本 宗教词汇 翻译对等原则

 

《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

郑锦怀

摘要:1820—1938年的百余年间,《三国演义》英译事业经历了滥觞期(鸦片战争之前)、拓展期(晚清时期)与低谷中的高潮期(民国前期),其译者队伍、译介策略、译介载体等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具有启示,即应当构建多元化的高水平的翻译队伍,采取丰富多彩的译介策略,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向外国读者呈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三国演义》 英译 翻译史研究 现实启示

 

《1600年利玛窦神父进京报告》

——利玛窦一篇轶文之考证与研究

宋黎明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是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所藏《1600年利玛窦神父进京报告》(Relazione dell’Entratadel P. Ricci nella Corte di Pachino 1600),未署作者。本文试图证明其作者为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虽然它不是利玛窦手迹,而是改编自利玛窦的一封信函。本文首次全文转录、翻译并注释该手稿,评价它对重建利玛窦1600年进京过程的意义。

关键词:利玛窦 《1600 年利玛窦神父进京报告》 书信 《利玛窦全集》

 

儒学西传的开山之作:《中国的智慧》初探

罗 莹

摘要:《中国的智慧》(Sapientia Sinica,1662)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大学》中拉双语全译本,因其印本数量少长期不为学界所关注。但作为儒学西传的开山之作,在其身上已开始呈现16—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在儒学西译中擅用的一系列译介手法。本文在版本描述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呈现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在中拉双语译本对照刻印上的开创性贡献,并对译文中出现的情景化译词、“以史注经”“以经注经”的释经学手法、中西文化意象比附的归化式译介等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当下的中国典籍外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的智慧》 耶稣会士 儒学西传 双语刻印

 

《兰英汉字典》抄本考证

[日]朱 凤

摘要:本文以19 世纪中叶流传于日本文人中的一本外语学习字典——《兰英汉字典》抄本为资料,考察该抄本的作者、参照蓝本以及汉语词汇在日本人外语学习中所做的贡献。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确认《兰英汉字典》的作者是荷兰语翻译(兰通词)吉雄权之助。该抄本中的汉语例句完全源于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的字典及其他书籍。日本人在早期学习外语时,汉语起了很重要的中介作用。经过近两千年的中国文化的融入和传承,汉字、汉语等汉文化已经成了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的考证也说明了日本进入近代化时汉文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

关键词:《兰英汉字典》 吉雄权之助 马礼逊 汉语词汇 文化交流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说文长笺》刘凝批注述略

王域铖

摘要:法国国家图书馆藏Chinois 4430-4431 赵宧光《说文长笺》一百卷,书中有明末清初学者刘凝的大量批注。这些批注的内容大致包括总体评价、六书研究、体例说明、补充材料、补充释义、注释、订正等七个方面,不仅体现了刘凝文字学尤其是六书研究的成就,而且有助于认识《说文长笺》的得失。该批注本经由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流传到法国。

关键词:法国国家图书馆 《说文长笺》 刘凝 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