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主题
  • 作者
  • 期刊名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期 文章汇总

2020/02/20

关于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上海外国语大学 许余龙 浙江大学 刘海涛 湖南大学 刘正光

提要:本题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许余龙通过具体的例证分析,提出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是创新研究的两大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在研究具体的语言现象或问题时,理论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所研究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方法创新来开拓思路,并检验所提出的新方案是否确实能更好地解释相关语言现象。第二部分,作者刘海涛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的选择上,都需要一些新的转变,才能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第三部分,作者刘正光从汉语出发对比分析英汉语时空认识及其与句法语义的关系,用自己提出的“英语时空分立,汉语时空同态”理论假设对汉语中的一些经典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作者认为,只有基于汉语的本质特征进行理论抽象与建设,才能尽快构建汉语自身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理论与方法、语言研究、数据驱动、英汉对比

 

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战略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 蒋洪新 杨 安 北京大学 宁 琦

提要:本题分两部分。在前一部分,作者蒋洪新等人着重思考新时代外语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新兴科技变革给外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带来的巨大影响,归国留学生和非外语专业学生对外语人才市场的大冲击,并提出了应对方略。后一部分,作者宁琦反思外语学科发展的内涵与边界问题。她认为重要的是,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对外语学科传统定位进行调整,如何明确外语学科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新任务。

关键词:新时代、外语教育、外语学科、战略思考

 

外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路径

西南大学 文 旭 湘潭大学 文卫平 胡 强 南京大学 陈新仁

提要:本题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文旭提出英语专业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的英语“全人”,就应该坚持“基于通识、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的教育理念。唯有如此,英语类专业才能真正在我国的教育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不只是一个工具性的学科。第二部分,作者文卫平等以共生理论观照外语专业建设,提出了外语专业发展的协同共生模式,从协同发展、相融共生、全人育人三个层面探讨外语专业在新时代如何应对全球化的选择,突破专业建设的现实局限,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作者陈新仁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外语教育需要强化国家意识的培养。新时代的外语人才应当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能充分理解国家意识的内涵,能恰当处理好全球视野与国家意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外语教育、全人教育、协同共生、国家意识

 

Non-canonical scalar implicatures, face/politeness considerations, and neo-Gricean pragmatics

Yan HUANG (黄 衍)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Abstract: One of the politeness strategies,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observed, is the use of a semantically weak scalar expression to implicate the meaning of one or more of its stronger alternatives in a face-threatening context-a speech situation in which a loss of face can potentially be induced for the addressee, the speaker or both-out of politeness concerns. I call this type of marked scalar implicatures ‘non-canonical scalar implicatur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informed discussion of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a few languages and presents a new analysis of it within the neo-Gricean pragmatic framework.

Key words: scalar implicatures, standard scalar implicatures, non-canonical scalar implicatures, face, politeness, neo-Gricean pragmatics, conversation analysis (CA)

 

英语与格构式变体的多变量分析及其心理现实性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 懂

提要:本研究基于语料库标注数据,首先使用逻辑回归分析,探讨制约英语与格构式变体选择的显著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其次使用条件推断决策树和随机森林分析,分别考察制约因素之间的多重交互及其相对重要性;最后采取强制选择任务实验,对语料库概率模型的心理现实性进行交叉验证。研究发现:1)语篇可及性、长度差异、代词性、有定性、有生性和具体性等因素均对英语与格交替具有显著影响;2)语篇可及性与长度差异、代词性、有定性之间存在多重交互;3)语料库概率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和预测本族语者的构式选择行为。

关键词:英语与格交替、逻辑回归模型、条件推断决策树、随机森林、强制选择任务实验

 

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在语言不同维度上的实现

西南政法大学 曾 容

提要:词义动态范畴化是指在隐喻、转喻、基体/ 侧显等工作机制的作用下,在词汇意义层、句子意义层及语篇意义层上,词义范畴的即时生成或历时演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动态范畴化”视角,分析词义动态范畴化在语言不同维度上的实现,以期对词义的衍化问题做出合理阐释。研究发现:在词汇意义层,词义的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词义特征的动态范畴化和词义关系的动态范畴化;在句子意义层,词义的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语法词项的动态范畴化和结构关系词的动态范畴化;在语篇意义层,词义的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词语评价意义的动态范畴化。

关键词:动态范畴化、词义、词汇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

 

从量词看“NP VP”结构的本质

杭州师范大学 叶 狂

提要:NP 的VP”结构内部呈动词性、外部呈名词性这一现象一直是难题,学界争议不断,未有定论。本文从句法共性视角观察,发现了大量带量词的该类结构,如“这本书的两次出版”、“她的这种不见记者”,由此提出量词是解释该结构的关键:量词“种”、“次”等选择VP 做补足语,量词具有名词性,因而整个结构呈名词性,同时,VP 的动词性质并没有改变。当限定词、数词、量词为隐性时,就形成“NP 的VP”结构。句法上,有显性量词和有隐性量词的结构是同一结构。从跨语言对比的角度看,量词选择VP,类似于英语的-ing 选择VP,都是对VP 的名物化操作。英语形态发达,用语缀-ing;汉语量词发达,则用量词。量词这一功能并非特设,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独立证据。本文的分析既在理论上优于前人提出的五种方案,也能更好地解释跨语言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向心结构、名物化、名词性短语、限定词短语

 

英语阅读中代词歧义消解机制研究——来自眼动追踪的证据

西南大学/ 成都大学 唐慧君 西南大学 文 旭

提要:本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英语阅读中的代词歧义消解机制。受试阅读含有第三人称属格代词的文本,其中,代词性别与先行句中的主语/ 宾语一致(无指代歧义)或不一致(有指代歧义),仪器记录受试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轨迹。结果显示,有指代歧义代词的首次注视比率低于无指代歧义代词,说明在早期加工中代词歧义加速了阅读进程。而有指代歧义代词句的多个区域回视路径时间和总阅读时间长于无指代歧义代词句,表明歧义代词的消解增加了阅读晚期的加工难度。文章认为,过往对歧义消解研究中的竞争理论和再度分析理论都不能准确诠释代词歧义消解机制,指代歧义在不同时间阶段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应进行区别探讨。

关键词:代词、歧义消解、阅读加工、眼动追踪

 

中国学生英语时空状语语序分布与母语概念迁移

吉林大学 李锡江 东北师范大学 刘永兵

提要:本文基于学习者语料库考察了中国学生英语时空状语语序分布与母语概念迁移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习者时空状语语序分布都受到了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2)概念迁移对时间状语语序分布的影响显著大于空间状语,这可能是由于英语中空间状语后置频率更高,更具句法凸显性,从而促进了二语习得并有效减少了迁移作用;3)概念迁移对时间状语语序分布的影响在口语与书面语间差异显著,而这一效应对于空间状语语序分布却没有体现。前者可能是学习者在不同的输出任务中对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提取程度差异所致,后者则进一步证明了基于频率的句法凸显性对于促进习得和抑制迁移的作用。

关键词:时空状语、语序分布、母语概念迁移

 

“信息最优”的语用预期对中国高水平外语学习者指称加工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 吴诗玉

提要:本文利用移动窗口技术,通过三项实验,研究格赖斯“信息最优”的语用预期对二语指称加工的影响。实验1 和实验2 的结果表明,信息不足导致的指称歧义对二语指称加工有干扰作用,但是信息冗余却不会造成影响;实验3 进一步发现信息冗余不但不会干扰关键区及后续区域的理解,而且也不会因为词汇语义类型的不同而导致差异。本文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认知资源有限,大部分认知资源都要分配给词汇通达、语义生成和融合。因此,信息不足导致的歧义干扰并不是因为它违背了“信息最优”的语用预期,而可能是因为它让受试无法为指称表达确立其指称对象,造成语义融合困难,而信息冗余却能保证受试为指称表达确立独一无二的指称对象。

关键词:格赖斯原理、语用信息、二语加工、语义生成和融合

 

高级日语学习者的促音产出研究

——以普通话者及粤方言者为对象

西安交通大学/[日]早稻田大学 任宏昊 [日]早稻田大学 近藤眞理子

提要:本研究以40 名不同汉语方言背景(普通话、粤方言)的高级日语学习者为对象,通过语音产出实验对其日语中促音及非促音对立的发音倾向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两组不同方言受试所产出的促音、非促音词中各部分的声学(时长)特征,证明了相对时长在衡量受试的促音、非促音产出方面更加稳定可靠。同时,采用心理学范畴中的辨别力指数对受试的发音进行客观评价,发现较之普通话组受试,粤方言组受试的促音及非促音对立发音水平更高,表明粤方言中入声韵尾对学习者促音及非促音发音具有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语音产出、促音、辨别力指数、入声

 

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看中外文化的融通

厦门大学 陆建德

提要:二十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社会和文化经历了一场剧变。与此同时,林纾翻译的一百多种外国小说在读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小说的地位随之显著提高。发起“文学革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先驱或奠基人几乎都是林译小说的读者,他们都曾在国外生活或学习,懂外语并在翻译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鲁迅的译作非常可观,胡适也尝试翻译,他们的创作与外国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互文性。目前似有一种关于文化、文学的本质主义想象:某种文化或文学传统自产生以来始终存在固定不变的本质,使之与其他文化或文学传统断然有别。但是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具体进程来看,交流互鉴和杂糅性是其鲜明特征。本文呼吁,必须走出中西二元对立的局限,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更上层楼。

关键词:翻译、中国现代文学、本质主义、融通

 

中外双语辞书的整体研究

北京大学 陈 明

提要:外语使用和双语辞书编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外双语辞书的谱系复杂,具有时间长、区域广、语种多、词语丰、内涵深等多个特点,且与陆海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在“一带一路”的新视野下,对六朝到清末民初的双(多)语辞书从整体上进行研究,有助于梳理中国语言与文化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双语辞书、语言接触、中国话语、文化交流、“一带一路”

 

《认知接触语言学》述评

北京外国语大学/ 宁夏师范学院 马俊杰

引言:最近几年,认知语言学研究出现了“社会转向”(Divjak et al. 2016)。学界先后出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Kristiansen & Dirven2008)和社会认知语言学(sociocognitive linguistics)(Croft 2009)两大派。认知语言学研究开始走出“大脑内部”,重视对社会维度的考察,关注语言变异、区域变异,重视阐释言说者和言听者语言知识的社会互动机制。这些都是接触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话题。在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的影响下,接触语言学也开始关注其与认知语言学的融合问题(Zenner et al. 2014)。2018 年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了由Zenner、Backus 和Winter-Froemel 编著的论文集《认知接触语言学》,集中反映了这一新的融合视角,探究了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运用于研究基于接触所诱发的语言变异和演变,旨在解决接触语言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以重构接触语言学中一些传统研究问题(P. 5)。

 

《心理语言学与语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评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 信息工程大学 原 伟 信息工程大学 易绵竹

引言: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桂诗春 2000:3),而神经语言学逐步将研究对象具体化到“语言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上:2)。伴随着科技进步和革新,二者与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融合渗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 年约翰威立出版公司出版了《心理语言学与语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由Annette M. B. de Groot 和Peter Hagoort主编,汇集众多心理语言学、神经及生物语言学家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详尽介绍了17 种研究方法,不仅为心理语言学、神经及生物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南,也为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呈现了崭新视角。全书共17 章,下面首先分别介绍各章内容,随后做简要评述。